卷六:戰國 第七十四章 閼與之戰(2 / 2)

千古苒苒 遠止浮遊 2472 字 8個月前

秦軍不知道趙奢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就派偵察兵去看看,沒想到暴露了被抓住了。趙奢沒有為難秦國偵察兵,還好吃好喝招待了一番就讓他回去了。偵察兵回去把趙國軍營的情況做了彙報,秦軍覺得趙奢肯定是怕了,就放鬆了戒備。

然而秦軍的偵察兵前腳剛走,趙奢馬上就下令向閼與急速前進。等駐紮在武安的秦軍知道消息時,才慌忙趕向閼與,但已經晚了,趙奢已經到了閼與附近。胡陽聽說趙軍來了,帶著全部秦軍趕了過來,準備決戰。雙方大戰在即,一個叫許曆的趙國兵向趙奢提建議:“秦國人很能打,將軍一定要集結好隊伍,謹慎應對。”趙奢問:“你有啥好辦法不。”許曆說:“我們趕緊先占據北麵的山頭,誰先占到誰就能贏。”

趙奢采納了許曆的建議,立刻帶人占據了北麵的山頭。胡陽帶著秦軍趕到,想於趙軍爭奪有利地形,但趙軍居高臨下,秦軍占不到便宜。雙方膠著之際,閼與守軍出動,從背後夾擊秦軍。趙奢隨即下令發動猛攻,在前後夾擊中,秦軍潰敗而逃,趙奢取得了閼與之戰的勝利。

雖說是勝利,但趙國方麵損失的兵力並不比秦國少,畢竟秦軍的戰鬥力擺在那裡,不過閼與之戰讓順風順水的秦國栽了一次跟頭,趙國已經舉國慶賀了。趙奢出其不意,打贏了一場連廉頗都不敢上的戰役,因此一戰成名,被封為馬服君,許曆也因軍功被提拔成了國尉(相當於秦國的庶長,最高級彆的軍官)。

秦昭襄王本來打算打擊下趙國,沒想到趙國人這麼厲害,他有點後悔了,要是派白起去的話可能結局就不一樣了,為什麼不派白起呢?白起雖然厲害,但他是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和魏冉關係最好,秦昭襄王有意培養自己的人,所以這次沒用白起,誰知道就打輸了。

幾年相處下來,範雎對秦昭襄王的為人越來越清楚,秦昭襄王對範雎也是言聽計從。有次下班時間,趁四周都沒人,範雎和秦昭襄王說:“以前我在齊國的時候,隻聽說有孟嘗君,不知道齊王;剛到秦國時,聽說秦國有太後、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不知道秦王。穰侯擁兵自重,隨意對外用兵,打贏了他私自擴充自身實力,打輸了就甩鍋給大王。秦國四貴專權,大王卻君權旁落,秦國危險了,我替您擔心呀,以後秦國的主人怕不是大王的子孫了。”範雎的原話很長,主要他口才實在太好了,理論和比喻一套一套的,反正大致是這麼個意思。

秦昭襄王其實也知道其中利害,但一直下不了決心,當然他身邊也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謀士,現在有了範雎,秦昭襄王決定向秦國四貴動手了。秦昭襄王先請宣太後退休,讓她不再插手朝政,同時把魏冉、華陽君羋戎、涇陽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趕走了,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封地去。驅逐了秦國四貴後,秦昭襄王任命範雎為丞相,封他為應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