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經營三年,眼看就要把上黨吃到嘴裡,想不到被趙國撿了大便宜。“趙國太不要臉了,給我狠狠地打。”秦昭襄王生氣了,派左庶長王齕(hé)領兵攻打上黨,這一年是公元前260年。
這次打趙國,為什麼不用白起呢,一方麵是因為秦昭襄王怕白起功高震主,所以有意培養其他將領,另一方麵,白起更加擅長運動戰,而這次肯定是一場攻防戰,所以沒用白起,而且秦昭襄王也沒有預料到這場戰役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廉頗沒有帶兵駐守上黨,因為上黨無險可守,他覺得沒必要浪費兵力在上黨。長平兩邊都是山,守起來容易多了,所以廉頗在長平設置了防線。上黨郡守馮亭知道秦軍來襲,下令棄城,讓所有百姓北上,廉頗則在長平接收上黨百姓。王齕帶領的秦軍很快奔赴到上黨,但上黨已經空空如也。
空城占來也沒用,王齕領兵繼續北上,向駐守在長平的趙軍發動進攻。趙國雖然經過胡服騎射後,士兵戰鬥力大大提高,但在秦國的豺狼虎豹麵前,硬碰硬還是打不過。雙方交戰數次,趙國都落了下風。廉頗且戰且退,最後退到了丹河東岸,加緊修築了防禦壁壘。廉頗下令全軍死守,不再出戰。
廉頗的戰略是對的,正麵打不過,就防守消耗唄,畢竟秦國遠道而來,國力再強大也經不起長時間的耗,無論王齕怎麼挑釁,廉頗就是忍著不應戰。趙孝成王不這麼想,之前趙奢打敗過秦軍,而廉頗是趙國的頭號大將,現在這麼慫,簡直太丟人了。趙孝成王數次派人催廉頗出戰,廉頗都不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