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幅題為《玉帶繞山》的山水畫掛在牆上,顧遠已盯了它看有幾天了,可依然沒能品味出這畫到底有什麼禪機佛性。
沒法子,顧遠他就是一個俗人,你要是給張美女照片,他倒能看出個好壞優劣,如果是再加上嗨絲製服什麼的,就更有說道——護士大於OL大於教師大於女仆……咳咳……
但眼前這畫,除了放到後世或許能拍出不少錢外,他真沒其他想法了。
可偏偏那老和尚就讓他從畫中悟出道理來,你說上哪兒講道理去?
就在顧遠打著哈欠,再度拿起手機,想要打發無聊時間時,房門被人篤篤敲響,廣元的聲音跟著傳入:“師弟,師父有事讓你過去。”
“來了!”顧遠忙答應一聲,放下手機,便開門出迎,卻發現素來內斂平和的二師兄居然臉有不安和緊張的情緒。
這讓他大為好奇,卻不好直接發問,便隨之來到道衍這邊,見麵行禮:“見過師父。”
“準備一下,午後就要進宮了。”老和尚倒是一副淡然的模樣,隨口吩咐道,“應該是關於辛乾一案的,不光你,就連老和尚我,這次也被皇上下旨請去了。”
顧遠的眼皮跟心臟都是一跳:“師父可是我之前的做法給您招惹麻煩了?”
“這都在意料中,所以你得想好到時怎麼回話。你隻有自救,才能救得了那個可憐的孩子。”
顧遠又是一愣,老和尚的意思,是他不打算出手麼?
道衍看他一眼:“先吃些東西,還有記住少喝水,待會兒進了宮,可就不知什麼時候能出來了。”
顧遠隻能答應一聲,方才退出去,回到自己住處,不禁拿起手機,看了看上頭的萬年曆,就見上頭寫得分明——四月初四,宜:求官,出行;忌:上書,動土!
……
午後未時正(下午2點),皇宮西側,武英殿中。
滿堂朱紫,大明朝尚書侍郎一級官員二十來人,齊聚於此。
在他們的最上方,長案之後端然而坐的,正是不怒而威的永樂帝朱棣,台階之下,左右兩側,卻還坐著兩個紮眼之人。
右邊坐在一隻錦凳上的,正是年過八旬,老態龍鐘的道衍和尚,在他身後,還站了個布衣青年,自然就是顧遠。
此時他正偷眼打量著對麵那個同樣坐在錦凳上的大胖子,此人體型肥大,坐那兒都把個不算小的錦凳都給吞沒了,叫人都不禁要為這凳子捏把汗。
不過他人雖然肥碩,卻沒有半點蠢笨的意思,透著寬和與智慧,好像任何事情交到他手裡,都不再是問題。
太子朱高熾,也就是將來的大明洪熙皇帝,明仁宗。
顧遠迅速做出判斷,隨後目光又掃過站在朱高熾下方的一個雄健威武的男子。
如果不考慮身形,此人與朱高熾還是長得挺像,朱高熾就是此人的plus版,甚至五官容貌都像是複刻出來的。
這是朱棣的次子,漢王朱高煦。
與身形肥碩不利於行,卻又精通政務的太子形成鮮明對比,朱高煦完全遺傳了父親朱棣的強健體魄,最善於用兵作戰,乃是真正的將帥之才,並曾在當初的靖難之役中立下過赫赫戰功,最得朱棣寵愛。
今日,這一文一武如同朱棣左右手的兒子都悉數到場,連一向不問朝中事務的道衍和尚也被傳召而來,再加上殿上其他二十多名部堂一級高官,任誰都知道,今日要議之事有多麼重要了。
沉默了一陣的朱棣終於緩緩開口:“朕今日召集你等到此,想要議論何事,諸卿都應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