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人人都有飽腹之食,人人都有讀書之時(1 / 2)

"......以禮治理,以義正名,孝順的兒子,恭敬的弟弟,貞潔的婦女,皆可從中看出端倪。"

朱厚照放下筆,同時也結束了《禮記》的背誦。

"父皇,你看兒臣畫得如何?"

弘治原本對朱厚照的畫作並無太大期待,接過一看,畫中的自己生動逼真,仿佛躍然紙上。弘治也曾有過畫像,卻從未見過如此形神兼備之作。

"妙!妙!妙!朕真沒想到照兒的畫藝如此出神入化,我兒才華橫溢。"

弘治興衝衝地將畫展示給侍立一旁的李榮,李榮也豎起大拇指,稱讚太子畫得好。

"叮,你的畫作令李榮讚歎不已,浪值+500。"

"叮,你的畫作令劉瑾驚歎,浪值+200。"

"叮,你的畫作令......"

明朝畫壇崇尚神韻而非形似,李榮初次見識到素描技巧,深感奇妙。

"父皇,兒臣已背完《禮記》,能否繼續鑽研玻璃工藝呢?"

弘治臉上微紅,太子製作玻璃是為了充實國庫,自己卻反對甚至設阻,還讓他背誦《禮記》。

"太子還在生朕的氣嗎?"

"並非如此,父親允許我研讀《禮記》,我明白即使未能熟記,父親也不會責備。但父親是一國之主,言出法隨,我作為兒子,必須尊重並貫徹父親的教誨,不能讓人有所非議。我也明白父親的考量,劉大夏的行為雖打著忠誠的名義,我們若繼續計較,隻會顯得朱家氣量狹小。父親的處置明智,既給了我教訓,又顧全了劉大夏的顏麵,小事一樁,無需深究。"

弘治驚訝無言,太子的洞察力超乎他的想象,原本他還擔憂太子會對此耿耿於懷,準備去寬慰一番,現在看來完全是多餘。

"你能理解父親的困境,我很欣慰。無需對劉大夏懷恨在心,他畢竟仍是忠心的。"

"忠心不應成為他肆意妄為的借口。他有尊重過我嗎?在我麵前,我隻是一個孩子,他並未真正把我當作太子看待。今日之事,根源在於我沒有達到他們期望的太子形象。父親,假設,隻是假設,當我登上皇位,卻沒有成為他們心中的理想君主,他們會如何應對呢?"

曆史上正德溺水身亡,年僅三十一,身體健壯,並非虛弱的皇帝,一次溺水就喪命?儘管無法查證真相,但其中的疑點重重。

"哎!"

弘治深深歎息,太子的想法有些駭人,似乎對這些文臣缺乏信任,這絕非佳兆。

"你過於偏激了,皇帝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國家,你應懂得,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讀書人本就稀少,有能力成為朝廷重臣的更是鳳毛麟角,因此我們要厚待他們,隻有這樣,天下才能安寧。"

朱厚照想指出父親過於縱容這些臣子,遲早會出問題,但他選擇沉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