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人人都有飽腹之食,人人都有讀書之時(2 / 2)

"若讀書人稀少,我們就讓更多人有機會讀書,這樣國家就能擁有更多傑出的才俊為國效力。"

"道理雖如此,但你知道培養一個讀書人需要多少心血嗎?"

"我正在思考解決之道。比如,我繪畫用的筆,比毛筆經濟且書寫便利,有了這樣的工具,書寫成本將大大降低。未來若能找到更廉價的造紙方法和簡便的印刷技術,降低讀書成本,讀書人自然會增加。"

弘治手中把玩著鉛筆,仿佛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可能。如果如太子所說,讀書成本降低,讀書人自然會增多,雖然困難重重,但太子已邁出了第一步,隻是他的考慮還不夠全麵。

"很好!有這樣的誌向是件好事。但你是否考慮過,讀書人多了,耕種土地的人就會減少,糧食不足,如何養活天下百姓呢?"

"隻需提升土地的生產力,孩兒願令我大明國,每個人都能飽餐,每個人都有書可讀。"

弘治皇帝聽罷,隻覺得太子不過是童言無忌,根本不理解讓所有人溫飽是何等艱巨的任務。自古以來,豐年尚且有人挨餓,若是災年能保百姓不死,便已是難得的明君,更彆提普及教育了。

見弘治麵帶疑慮,朱厚照堅定地回應“父皇,請您拭目以待,孩兒定會證明給您看的。”

"好吧,照兒有如此抱負,必能成為一代賢君,朕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弘治皇帝仿佛重新審視著自己的兒子,儘管話語有些異想天開,但至少表明兒子心中裝著國家和人民,這就足夠讓他欣慰了。

弘治又與朱厚照交談片刻,叮嚀他要多讀書,隨後起身回宮。朱厚照深知,僅靠讀書無法實現他的願景。他需要的是更多的知識和技術,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和技術。剛才作畫的經曆讓他獲得了不少浪值,似乎找到了新的積累方式。

"劉公公,你又握著尖刀,難道又要行刺本宮不成?"

劉瑾欲哭無淚,上次他還裝模作樣,這次竟連表麵文章都不做了嗎?這刀明明是你遞給我的啊。

劉瑾連忙跪下,將刀扔在一旁,哀聲道“太子爺,老奴冤枉啊。”

朱厚照默不作聲,雙臂環抱,側頭注視著劉瑾,他的眼神分明在說,他知道這不是他想聽的答案。

劉瑾……

午後,熙熙攘攘的街頭多了一處畫攤,一位儒雅英俊的年輕人正在畫畫,吸引了眾多女子的目光。他的繪畫方式與眾不同,彆人都是平鋪紙張,他卻將紙夾在斜立的畫板上。他的筆也奇特,看似隻有筆杆,卻能在紙上留下精細的墨線。

漸漸地,這個奇特的畫攤聚集了一圈觀眾,好奇這位俊美公子的畫藝如何。

那年輕人正為對麵的一位中年人畫像,但對方似乎並不情願。

"老劉,笑一笑嘛,彆擺出那副苦瓜臉。"

聽見太子的話,劉瑾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