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義大致領會了朱照輝的計劃,回應道“賢弟,哥哥願助你一臂之力,你看我現在能做些什麼?”
朱照輝毫不猶豫地說“你當然要專心讀書,準備明年的科舉考試啊。
”
王守義愣住,怎麼還要考?就算考上了進士,我還是會和你一起研究蒸汽機啊。
朱照輝解釋“你是研究蒸汽機的關鍵一環,繼續參與科舉對這項研究至關重要。
”
胡扯!你繼續編下去!
王守義覺得朱照輝在哄騙他,臉上寫滿了“彆把我當傻子”的表情。
朱照輝嚴肅地說“王兄,你是否考慮過,研究蒸汽機會遭遇多大的阻礙?”
王守義熟讀曆史,深知任何創新都會遭遇保守勢力的頑強阻撓。
見王守義點頭,朱照輝接著說“假如有朝一日朝廷有人反對我們,我們需要有人為蒸汽機發聲,我想不出比王兄更適合的人了。
”
王守義不情願地點點頭,他的心中仍是對蒸汽機的研究充滿熱情。
朱照輝繼續道“你做官並不妨礙研究蒸汽機,而且舉人與進士研究蒸汽機,對後人的激勵作用是不同的。
”
王守義明白了,既然辦報、耕作都是為了蒸汽機,
那麼不一定非要親手研究,無論在哪裡,都能為蒸汽機做出貢獻。
正如朱弟所說,我以進士的身份從政,再研究蒸汽機,效果也是一樣,
同時,我還能成為讀書人探究事物本質的典範!
朱弟說得對啊!
王守義豁然開朗,開口道“朱弟,愚兄定不負你所望。
”
朱照輝鬆了口氣,還好說服了王守義,否則他隻專注於蒸汽機研究,成不了聖人,自己的罪過可就大了。
王守義明確了自我定位,
他是推廣格物思想的大使,
將來若有人反對蒸汽機,他就要站出來據理力爭。
他突然想起今晚是鹿鳴宴,
原本他沒打算參加,
如今明確了目標,那些同年的學子不正是他需要宣傳爭取的對象嗎?
“賢弟,今晚的鹿鳴宴,你陪我一同參加吧。
”
......
鹿鳴宴源於唐朝,是鄉試後款待新科舉人及官員的宴會,因吟唱《詩經·鹿鳴》篇而得名。
朱照輝邀請王守義和唐伯虎一同赴宴。
唐寅的心情猶如秋水共長天一色,昔日因科舉作弊的陰影已讓他遠離了仕途。
自那時起,他出席過無數的酒席,鹿鳴宴卻始終未曾涉足。
儘管受邀,但唐寅自覺無顏麵對,始終未曾赴約。
如今不同往昔,《大明萬年日報》主編的頭銜賦予了他新的自信。
過去的他聲名遠揚,卻褒貶不一。
如今的唐寅執掌輿論大權,誰敢不給主編幾分薄麵?
京中六七品的官員遇見他,皆以兄弟相稱,
就連那些曾與他有過交集的佳人,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朱厚照略感尷尬,入門時險些被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