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當著皇上的麵敲定此事,皇上必定會站在他們這邊。
再深思下去便有悖常理了,弘治雖僅此一子,若與他這位總管太監過於親近,被弘治察覺,豈不引起猜忌?
太子這招堂而皇之的密謀,真是高明啊!
蕭敬再次望向弘治。
朱厚照緊緊握住蕭敬的手說“蕭總管,你可彆小看了報紙,雖每份隻賣五文,但銷量可觀,你知道現在在《大明萬年報》上刊登一則廣告需多少銀兩嗎?將來這利潤豐厚,都將屬於我們二人。
再者,那些文官總與你過不去,你又無法反擊,今後隻要看哪位官員不順眼,就把他的醜事告訴我,我幫你登報泄憤。
你彆不信,上次《大明萬年報》一篇報道就使一個貪腐官員垮台,現在我的記者都被稱作民間監察,不信你去打聽打聽。
”
弘治忍不住笑出聲,做了這麼久的皇帝,還是第一次有人當麵如此直言,彆人在他麵前總是正襟危坐,太子卻偏要擺出一副奸臣姿態,還讓蕭敬不滿誰就提供誰的醜聞,太子,你能正經點嗎?
蕭敬老練世故,理解了太子的意思後,也懂得如何配合他演這場戲。
弘治已笑出聲,但他沒有出言反對,那就是默許了。
蕭敬雖正麵朝向太子,卻轉向弘治試探性問道“那奴才一切聽從太子吩咐?”
弘治假裝專心看奏折,未做回應。
朱厚照一直在觀察弘治的反應,他的沉默即為同意。
朱厚照對蕭敬說“那這事就這麼定了,切勿泄露給他人。
”
蕭敬都服了,太子竟對演戲上了癮。
隨後,朱厚照起身向弘治稟告“陛下,微臣與蕭敬的密議已畢,臣告退。
”
弘治強忍笑意,示意朱厚照速速離去。
蕭敬搬回了兩個錦墊,又恭敬地站在弘治身旁侍奉。
弘治沉吟片刻,開口道“報紙是太子的創意,既然他有意經營,便讓他自行處理吧。
你務必全力輔助太子。
”
蕭敬低頭應道“老奴遵命。
”
此刻得了皇上親口允諾,蕭敬心中石頭落地。
他心想,侍奉過三位皇帝,從未見過如此親密無間的皇家父子。
然而太子聰明伶俐,行事周全無疏漏。
最關鍵的是,太子親近太監,顯然對文官抱有戒心,這對蕭敬而言是好事。
相較於文官,朱厚照自然更願與太監共事。
畢竟,太監的權力源自皇權。
他們的忠誠度又高於文臣,
萬一太監出現問題,隻需一道旨意,他們就得去守護皇陵。
次日,太子關於製定報紙法規的奏折送至內閣。
弘治朝中,太子遞奏折尚屬首次。
三位閣臣傳閱一番,奏折內容規規矩矩,
提出製定報紙法規,算是太子自我設限。
按照慣例,內閣需提出初步意見,即票擬,將意見寫在紙條上,附於奏折供皇帝參考。
內閣完成一定數量的票擬後,將太子的奏折置於最上,呈獻給皇帝審閱。
弘治看到奏折,交由司禮監批紅蓋印。
於是,太子的報紙法提案得以通過。
奏折再由內閣分發,交由官員執行。
第三天,李東陽又發現了一份太子的奏折。
太子提議在全國推行報紙,並設立報紙出版局,
建議出版局由宮內監管,意味著報社的建立與發行皆由內廷太監管理。
李東陽昨日就察覺到奏折的詭異,今日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