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太子的奏疏(1 / 2)

蕭敬雖不及劉瑾聲名遠播,卻是太監中最為傑出的一位。

他早早入宮,迅速崛起。

蕭敬行事周全,文武雙全,英宗時期即受重用,年輕時便獲封六品太監。

帝王更替,臣子易主,英宗去世後,蕭敬被派至神宮監燒火。

才華總會顯露,有能力者終有其作為。

成化年間,蕭敬獲憲宗賞識,重返宦官權力核心。

他與東廠廠公尚銘交好,尚銘失勢後,為避嫌,蕭敬自願守護皇陵。

弘治深知蕭敬的才乾,

即位後,將他召回身邊委以重任。

弘治三年,司禮監空缺,蕭敬晉升總管,成為太監之首。

弘治駕崩後,蕭敬在正德年間依舊活躍,直至嘉靖元年退休,其退休待遇超越內閣大學士,創太監先例。

蕭敬於嘉靖七年辭世,大學士翟鑾為其撰寫墓誌銘,楊一清則為其撰寫墓表。

曆經五帝信任,晚年仍得善終,這非一時顯赫的劉瑾所能比擬。

蕭敬聞言,險些從錦墊上滑落。

太子,你在開玩笑嗎?

誰會在乾清宮當著皇上的麵密謀?

蕭敬努力回想是否觸怒了太子。

沒有啊!

他又思索近期是否有所逾矩。

也沒啊!

弘治聽到太子的話,哭笑不得。

為何你要捉弄蕭敬?

當著朕的麵與總管密謀,不怕世人取笑嗎?

朱厚照連忙穩住蕭敬。

“蕭總管穩住,我們開始密謀吧。

蕭敬向弘治求援,

弘治揮手讓蕭敬聽聽太子要說何事。

“殿下請講,老奴洗耳恭聽。

朱厚照整理思緒道“事情是這樣的,《大明萬年報》是我創辦的,你應該知道,

就算我開個報館,也沒人敢打主意。

現在我要推廣到全國,必然會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來搗亂,

本宮無意讓外人沾光,你看這樣如何?經營權我來掌管,監督權交予你,

我們共同分割這份報紙的權力,到時候其利益皆歸東宮與司禮監所有。

弘治聽到太子的話,不禁啼笑皆非,

你說的不知天高地厚之人,指的就是那些文官吧,

還要分報紙的權力,

原本嚴肅的事情,太子一開口,仿佛成了見不得人的秘密。

起初,太子創辦報紙之事僅限高層知曉,

自從那次報紙刊文導致一位官員下台後,朝廷上下都清楚報紙是太子的傑作。

蕭敬也是那時才領略到報紙的影響力。

東宮和司禮監共享報紙權力,聽起來確是不錯。

但我們在皇上麵前如此密謀,這算怎麼回事呢?

然而,蕭敬並非等閒之輩,瞬間領悟了太子的用意。

此刻並非兩人私下策劃,而是太子巧妙地將弘治也拉入其中。

太子私下找他與當著皇上的麵談,意義截然不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