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人瑉日報》頭版頭條,以加粗標題的醒目模式,公布了首都傳染病醫院攻克肺結核的特大喜訊。
二版則是記者采訪首都傳染病醫院院長林三七的新聞稿。
稿件中詳細記錄了全體醫務人員在怎麼樣艱苦的條件下,通過長時間的科研後,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發明了抗肺結核藥物。
報紙上還有一張5000份病人擋案室照片,並公布了最終數據,臨床治愈率達到93%。
而三版四版則全文刊登了肺結核方麵的總共5篇論文。
這5篇論文裡麵,就有3篇是關於肺結核專利藥的,公開的藥名沒有采用“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也沒有用“肺癆丸”這種中藥名。
而是重新定義為“乙吡利煙片”,為的就是避免另外兩個藥物專利不在自己手上。
《人瑉日報》的影響力那可不是蓋的,不僅僅是全國人民最的權威媒體,同時也是其他各國研究中國政策和民生的一個重要工具。
所以說《人瑉日報》的這一期關於肺結核的新聞稿,代表的是一種國家信譽,足夠引起國內外所有人的重視。
但醱酵需要一段時間,《人瑉日報》刊登文章的時候,林三七卻並不在四九城,而是人在湘南省。
湘南省,邵陽地區。
林三七和畢興龍兩人騎著自行車,沿著坑坑哇哇的泥路往雙峰鄉趕去。
“歇會歇會,老畢,還有多久才到雙峰鄉啊?”
畢興龍回到故鄉還挺興奮:
“哈哈,林院長,你這體力不行啊,也幸虧你從縣裡借了兩輛腳踏車,否則憑我們兩個人走路,估計天黑能到就不錯了。快了,你看前麵有兩座高高的山峰就是。”
林三七心想,神特麼借的,這分明是他空間裡自備的,否則憑他一個院長,人家怎麼舍得把寶貴的自行車腳出來?
“你老家風景不錯啊,有山有水的。”
畢興龍苦笑道:
“也可以理解為是窮山惡水,人多地少,交通不便,自古就窮。所以我們從小就希望能走出去,結果好不容易走出去了,馮若奇還是回來了,要不是中醫院收留,我也差點回來。”
林三七有點好奇:
“當初你跟馮若奇能從邵陽出來,家裡條件應該不差吧?否則也沒辦法讓你們去鷹國劍橋留學,銀元都要大大滴。”
畢興龍說到這裡有點點尷尬,於是期期艾艾解釋道:
“我家和馮若奇家原來都是地主,不過林院長,我們都不是剝削老百姓的大地主,當初我們兩個去留學,家裡還賣了好多地呢。”
林三七擺擺手安慰道:
“彆怕,我又不是那種老頑固,如果我在意你們的成份,就不會把你們招進中醫院,噢不,傳染病醫院了。更不會千裡迢迢把全國各地的醫生都招回首都了。”
畢興龍鬆了一口氣,但林三七卻有點發愁了:…。。
“地主家的傻兒子,唉,看來你老同學這日子過得應該不會太好,以前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落魄。走吧,咱們現在可是從天而降,解救他的天使。”
嗬嗬嗬~~~
兩人輕笑著,騎上自行車,繼續朝雙峰鄉出發。
邵陽是典型的丘陵地帶,一路上都是高高低低,加上全都是泥路,讓林三七苦不堪言,總算到了下南村。
畢興龍興奮道:“林院長,到了,這是下南村,我們家在隔壁的上南村。”
林三七累得像條狗,喘著氣吐槽道:
“還不如叫南瓜村呢,總算是到了,對了你去問問馮若奇家在哪?”
回到故鄉的畢興龍跟條哈士奇似的,嗷一聲就衝出去了,等他回來的時候,發現林三七正在給村中的小朋友分糖吃。
“林院長,我問道了,在村東頭,老義莊那裡。”
義莊林三七是聽說過的,以前看恐怖片,義莊裡一口口棺材特彆嚇人,僵屍都出自這裡。
“噯,老畢,你們湘省以前是不是流行趕屍?這義莊不會就是給趕屍人歇腳的地方吧?真有僵屍?趕路的時候是不是要搖晃幾下鈴當?你有沒有見過?”
畢興龍真是哭笑不得,這哪裡是院長大人呀,分明就是個好奇寶寶。
“林院長,這義莊以前要麼給村中孤寡老人居住的,要麼就是給難以下葬的村民臨時停棺的,如果有外鄉人官死他鄉,棺材也放這裡,不過我們這裡真沒有趕屍。”
林三七還挺遺憾,心想如果有趕屍,他可以出100塊錢讓村民們表演給他看看。
“行吧,咱們就去義莊看看。”
兩人騎著自行車,又往村東頭而去,遠遠的,林三七就看到有幾間孤零零的房子獨自建在山腳下,遠離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