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第一月財報出爐(1 / 2)

沒有出乎林三七所料,當報紙刊登了華國正式攻克肺結核治療難題的喜報後,並沒有在全世界引起哄動。

哪怕各個駐外機構已經向各國政府正式通報了。

甚至我們在世衛組織的工作人員像後世街頭發放小廣告一樣,將資料遞到了各國專家手裡,仍然沒用。

這些紙質資料最後大多數都出現在了垃圾桶裡。

怎麼形容呢,就像我們現在突然聽到盧旺達宣布,說他們已經攻克了艾滋病毒,已經發明了一種藥物能治愈艾滋病一樣。

相信大多數人聽到後不是一臉驚訝,而是一臉你在逗我玩的表情。

盧旺達這種又窮又落後的非洲國家,國家連基本的醫療服務都不能提供,然後你告訴我他們能治愈艾滋病?

這種話說出去十個人裡麵有十個人不相信,哪怕是盧旺達官方發布的也不行。

1961年的華國其實麵臨的就是這種尷尬的局麵,所以當華國公布這則新聞以後,全世界沒有一家媒體轉載,也沒有一家醫學科研媒體發表評論。

全世界都無視了華國的這則喜報。

林三七並不知道其實已經有一家米國的醫學院對他引起了重視,甚至已經在做好準備親自趕到華國來,隻是因為簽證手續麻煩,所以遲遲未能動身。

1961年4月16日,星期天。

首都傳染病醫院有規定,每周日當天要停診,這是林三七給職工們爭取的一個福利。

當然理由當然不能是為了休息,這年頭國家是不提倡休息的,職工都需要12小時兩班倒上班,有些要求嚴格點的單位下班後還不能走,要業務學習。

等到星期天你也甭想睡大覺,有些單位會要求職工主動加班,或者回單位搞搞衛生等等。

總之你得把單位當家,既然是你自己家,那你就得沒日沒夜待著,要講究奉獻精神。

林三七是個現代人,思維跟六十年代人不一樣,他認為一定要保障職工的休息權利,比如上班的時候門診病人不能太多,要限號。

規定上班和下班時間,時間一到除值班人員外,其他人都可以準點下班,不用看院長臉色。

再比如每周日可以休息一天,要不是怕引起公憤,其他林院長都想放雙休。

借口是傳染病醫院情況特殊,一周六天門診下來,醫院內角角落落藏有各種病毒細菌,需要全麵消毒,所以周日關門歇業一天。

然後找幾個後勤人員背著消毒桶在醫院裡全麵消殺,剩下的醫務人員們想乾嘛乾嘛去,春天到了,踏青去唄。

院長辦公室裡,林三七正在聽財務科科長鄭梅梅的彙報。

這個科長是林三七從中醫院挖來的,彆看鄭梅梅已經50歲了,她可是當年從燕京大學經濟係畢業的高才生,做事情相當有條理和水平。

隻見鄭會計左手打著算盤,右手拿著筆在記錄,能一心兩用。…。。

最後算盤聲音落下,鄭會計這才鬆了一口氣,笑嗬嗬彙報道:

“林院長,我們醫院營業第一個月,一共接待門診病人19500人次,其中住院人次達到了1300人,總的營業收入達到了45萬。

其中需要償還中醫院借款20萬元,當初這筆錢主要用於購買了3台新X機費,以及醫院內部裝修費用等等,所以剩下的結餘是25萬。

目前我們有在編職工是320人,因為你製定的工資標準比較高,所以每月需要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是15萬,這樣就剩下了10萬元。

然後還有占成本大頭的藥物成本,X光膠片成本、實驗室耗材成本、行政辦公成本等等,加起來起碼要20萬,這樣算了我們上個月還要虧空10萬元。

另外咱們傳染病醫院還在擴建,雖然上級特批工程款和材料費可以欠著,按你5層樓的設計,整人工程造假起碼要50萬,這又是一筆虧空。”

林三七撓撓頭,心想這賺錢的速度真沒有花錢的速度快呀。

醫院在沒有政府投入的前提下想自負盈虧太難了。

這還是在1961的呢,你要是2014年競爭更激烈,那些院長們還不愁白了頭發想要抓業務?還不得千方百計從病人口袋裡搞錢。

不過現在林三七一點也不擔心:

“怕啥,現在是因為咱們有欠款,還要搞基建所以沒錢,你看咱們醫院又不缺病人,每天750個號子一放出來就秒光,這預約掛號都要等一個月以後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