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涅槃尚需眾心齊(1 / 2)

當第二天眾人來到黃草壩中心小學的時候,又一次集體驚呆了。不管是三層樓高的教學樓、整潔乾淨的宿舍、能同時容納2000多人一起吃飯的食堂、寬大平整的操場,還是新穎的教學用具、教學方法,都讓眾人看得津津有味,特彆是剛到的時候正好是做早操的時候,目前就讀的約4000多人聚集在操場上一起做早操,真的是讓人特彆的震憾。

陪同的劉媛介紹了黃草壩教育情況,小學隻不過是認識字、會簡單的算術,規劃建立的中學會增加科學的內容,再後麵就是大學,大學裡會讓人搞各種研究。不過現在中學正在建設中,預計下半年第一批小畢業生會上中學,而大學目前隻是建了幾個研究院,一個是農學研究院,一個是機械研究院,還有一個是化工研究院,當然還有一個保密的武器研究院就沒有對眾人說。

下午眾人參觀了農學研究院,農學研究院就在董穀後壩上,研究院副院長陸阿水陪同考察了整個水稻試驗田,隻見試驗田裡有的水稻剛開始種,有的已經長成半截高了,宋應星奇怪的問道“為什麼這些水稻種的時間不一致?”陸阿水回答道“這主要是試驗最理想的種植時間,通過時間與產量的關係確定最佳種植時間,宋先生請看,其實同時種的稻種也是不一樣的,有江浙一帶的、有兩廣一帶的、有四川一帶的,還有占城稻,也有一部分野稻種,這些稻子都要進行雜交,試著培育出最好的稻種。目前已經穩定的第一代雜交稻已經在黃草壩推廣了,去年的試驗田產量是每畝8石,當然大麵積播種的話產量會有所降低,不過6石應該是有保證的。還有一些是采用不同化肥用量的,以確定最佳的化肥用量。我們的目標是在十年內把水稻大麵積播種的產量提高到十到十五石每畝。”

宋應星驚詫得嘴巴張成了一個大o型,自家也有二十來畝水田,畝產量也就在3石出頭,這還是自己借鑒了古書裡的一些種植經驗,自家那邊的農田基本上的畝產都不到3石,如果能提高到十石每畝,那自家的水田每年可以收200石,按市價也值80兩銀子了,如果按家中的人口,二畝地基本就可以供全家人吃飽了。

其他幾個人也都算是耕讀世家,對水稻產量的提高也是異常熱心,紛紛詢問是否能幫他們家也提高產量。陸阿水求救似的看向李國慶,李國慶笑眯眯的說道“各位,提高產量的兩條關鍵因素,一是稻種二是化肥,在商言商,各位家中想種都沒有問題,但稻種大概折合銀錢大概是每畝半兩,化肥要每畝1兩,而且這還是出廠價。還有第一年肯定要有技術員上門指導,技術員的工資是每月2兩,一個種植周期大概就需要十兩,如果是種10畝地,我們可以保證每畝8石,按現價可以收入40兩,減去成本後,毛利也就是15兩,當然如果是種100畝,那收入就是400兩,減去成本後毛利是240兩,當然如果再多一點有1000畝,那毛利就可以達到2490兩。當然這沒算運輸成本,因為距離遠近成本也不同。大家要先算算劃不劃算再說。”

一聽到這個眾人就焉了,確實如果地多、距離又近的話,那肯定是劃算的,如果距離遠那可能運輸成本就是天價了。不過李國慶接著笑眯眯的說道;“不過我們這裡新研究出兩種糧食,可以種植在旱地裡,管理得好的話可以畝產達到20石到30石,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興趣?”

眾人當然興趣盎然,隨李國慶走到一個試驗田間,李國慶指著兩塊試驗田裡種植的糧食,說道“這兩種糧食一種叫土豆,一種叫紅薯,可以栽種在旱地,經過我們的栽培,目前的試驗田畝產量土豆是20石,紅薯是30石,目前也在大麵積推廣,如果順利的話,估計產量不會低於15-20石。”

宋應星問道“這東西是哪裡傳過來的?可以吃嗎?”李國慶回答道“是從東勝洲傳過來的,目前福建那邊有種植。中午我們就一起吃這兩樣東西做的大餐,哈哈,保證是各位從沒吃過的美食。”

這時宋應星指著一片半人高的苗問道;“這是什麼?”李國慶說道;“這叫玉米,也是從東勝洲傳過來的,不過現在正在培育中,目前的產量不高,不過他們也耐旱,適宜種在旱地,我希望用個兩三年的時間把玉米的產量提高到十石左右。”

眾人大為感歎,如果都種這麼高產的糧食,那各家都能發財了。宋應星問道“不知去年黃草壩的糧食收獲如何?”李國慶說道“黃草壩一共有水田203100餘畝,水稻收約90萬石,畝產約為4石出頭。春小麥收約40萬石,畝產不到2石。今年準備在去年的基礎上糧食翻兩番,當然,這其中有一部分會種植土豆和紅薯。”其實,李國慶打了個埋伏,去年的糧食沒有把羅平、卜容和捧鮓算上,沒有種植新式作物的安隆等也沒有算上,估計今年控製區內的糧食收成可以達到800萬石,至少可以供養200萬人.。雖然控製區內的農民都不用納糧,但華夏公司通過工業用品的置換能把大部分農民手裡的餘糧換出來。

中午,眾人就在農學研究院食堂品嘗了土豆、紅薯大餐,烤紅薯、烤土豆、炸薯條、豬肉粉條等一樣樣的新奇的食物讓大家讚不絕口,紛紛打定主意要引進這兩種糧食。李國慶適時拿出幾本小冊子,一一發給大夥,小冊子上詳細說明了土豆和紅薯的種植要點,其中還包括了農家肥的製作方法。並說明,如果純用農家肥的話,產量隻有施化肥的70~80%,至於種子可以免費提供。眾人大喜,鄭重的把小冊子收起來。

下午,毛延慶和陳博趕了回來,李國慶把招待的任務交給了兩人,兩人帶著眾人去了黃草壩附近的工業區參觀了羊毛紡織廠、車輛總廠、鋼鐵廠、製藥廠、造紙廠、陶瓷廠等民生工廠,最後還去了商務印書館,幾人看了嘖嘖稱奇,特彆是印書館現在正準備印刷的華夏時報,更讓人很是好奇。

大明有邸報,但受眾很小,基本是官員和一些士大夫才能看得到,一般的人員根本就看不到,所以對這一些新奇的報紙,眾人都很感興趣。報紙一共8版,第一、二版是時事要聞,第三版是華夏公司新聞,第四版民生速遞,第五、六版是文學,第七版是法律法規,第八版是致富小知識。

幾人各自拿了一張報紙看了起來,閔自寅關心的是時事要聞,宋應星則津津有味的看著致富小知識。而其他幾人則看的是文學和法律法規。時事要聞第一版主要是邸報上的內容,也就是朝廷動向,不過路程遙遠,這要聞相對比較滯後。第二版是雲貴川的動態,特彆是奢安叛亂的報導相對就比較詳細。文學方麵登的是今科狀元文震孟的會試及殿試文章,還有一本連載小說,題目叫《射雕英雄傳》。法律法規這一版主要登的是《車輛駛管理規定》和《未成年人義務教育管理規定》,其中在《未成年人義務教育管理規定》裡麵明確規定了凡華夏公司管理下的人員均需將8歲以上13歲以下的孩子送入小學完成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時間為三年,其後滿13周歲的孩子可以出去工作也可以進入中學繼續學習,而未滿13周歲的孩子則需必須進入中學繼續學習。違反此規定的人員將會受到取消免納糧資格、勞役、直至有期徒刑的處罰。

而宋應星則仔細思考著致富小知識裡麵的兩個致富方法,一是蚯蚓養雞法,裡麵仔細介紹了如何養殖蚯蚓再利用蚯蚓喂雞的方法。二是稻花魚養殖法,介紹了如何在稻田裡養殖稻花魚。

而剛回到黃草壩的毛延慶則關注到了華夏公司新聞裡的一則新聞,標題是《普安至盤江混凝土路全線貫通-連續搶工六十天,向一線建設者致敬》,文中詳細描述了建築公司的工人們如何克服疲勞,連續施工60天,終於把混凝土路修到盤江邊雲雲。毛延慶微微一笑,心想看來王成效要東進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