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出這樣的誤會其實也正常,隻要好好交涉,並且拿著成品去告訴他們這完全是不一樣的工藝。
不說彆的,那個陳織布的製作方法宋璿去找來看了,這麼粗糙的處理方法也不怪那邊是貧困人民用的。可僮絨錦可是有十幾道工序,就算現在積極推進機械化,可還是得有兩道工序必須由手藝人才能完成,裡麵的精細處理可不是那種粗糙濫製用個粗布麻布拚接起來就成的。
也不知道封迷那邊是怎麼處理的,這些評論的風向一麵倒,而且這樣肯定影響僮絨錦的申遺。
而且……宋璿皺眉看著下麵罵扶貧乾部的評論,這怎麼扯到了季禮和身上了?
因為不是公眾人物而且還是政府人員,他們也不敢罵得太放肆,但在下麵陰陽怪氣的。
【這乾部真的是為了添政績什麼都做得出來。】
【拿著人家那邊的傳統布料來當成自己扶貧的村子的布料,不害臊嗎?真的是‘扶貧’呢。那邊的傳統工藝匱乏,拿著彆人的工藝來當成自己的。】
【都不敢回應一句呢,心虛了吧?】
點讚數很高掛在前列的還有一個很煽動人心的采訪。
“陳織布雖然在我們這邊沒什麼人用了,可到底是我們的呀!”被采訪的‘路人’激動地說道,“我們也不介意它被其他人改進,畢竟它在我們這裡已經算是落沒的了,也不介意它被拿去給貧困縣區們作為擺脫貧困的產品,可這領導不能連它的名字出處都剝奪了了呀!”
“這是大家的公共知識財產沒錯,任何人都能用,可不能用了就把自己當做它的主人還申遺去了。我們原本的產品是沒改進的好,但這出源處可絕對是我們這裡的!”
“……”宋璿無動於衷甚至很想笑。
僮絨錦一開始也確實和那陳織布一樣,在他們這邊就是不要的或者被多次利用的粗布麻布編製成的。
可到了千年前,一位原本是貧民也穿著這樣的衣服的人,天賦異稟天資聰穎,趁著當時天下大亂的局勢投了明主,天下平定後論功行賞,他不是最突出的卻也有所貢獻,被任為這邊的提督。
這位提督穿衣喜好和尋常人並不相同,他喜歡那樣粗經線編織而成的衣服,據說是當時他早逝的母親在他生辰時候給他做的唯一一件衣服。
可因為戰亂他在逃難中這件衣服被扯破了。
當上提督後,他就在這邊召集了所有擅長織布刺繡的女工來做出既是這樣外表又穿著舒服的衣物。
千百位織女繡娘們傾注心血做出了僮絨錦的雛形,外麵是粗經線的長相,可質感柔滑舒適。
後人繼續改進發展,並且改變了不少生產原料,降低成本,慢慢成為了今日的僮絨錦。也就是因為幾十年前的文化動蕩才沉寂下來而已。
那陳織布最多能說是它的前身,但要說起源是它然後是季禮和帶著貧困村的村民們改進的?
那不好意思,他們不是老妖怪,沒有活這麼久。
再往下翻還是有些理智的評論的,但都被壓了下去。
宋璿繼續摸到了封迷服裝公司的官微,看到上麵的聲明以及被瘋狂轉發的南城那邊的回應後,終於知道他們要請寧婆婆來是為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