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開學第一課(1 / 2)

廁所和水井修好,已經是四日之後了。

喬大山和工人們,為了感謝顧安的慷慨,甚至將顧安家的屋頂和破舊的院牆都幫著修整了一番,現在這幾間屋子看著倒是齊整了不少。

活兒都乾完了,工人們都不太舍得這顧家的吃食。

雖然好像都是普通的食材,但是就是比自己家做的好吃,很多做法都讓他們開了眼。

而顧安卻要開始他的新事業了,在這古代當起了老師。

這一次招收的學生總共有二十三人,比以前顧淮安收的學生還多些。

這也能理解,畢竟他免費。

就連田寡婦家那十八歲的崔麻子也來了,而最小的一個孩子比他家大妞還小一點兒。

但送來的孩子中一律都是男孩,這是時代的無奈。班裡就隻有倆女學生,大妞和寶丫。

明日也可以正式開學了。

這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幾乎沒有基礎,顧安決定都先一起教。一個月後考完試,再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沒辦法,他隻有一間教室,一個老師。

顧安還設計了沐休日,每隔五日休息一日。大周是每隔十日沐休一日,他不想這麼累。

課程設計的也簡單,上午的語文課,學習《三字經》和古詩,然後就是練習寫字。

下午是數學課和體育課,體育課他準備帶著孩子們多玩跳繩蹴鞠等遊戲。

一節課設計為半個時辰,課間休息一刻鐘。中午休息的時間比較長,孩子們都可以回家去吃飯。

作為一個非教師專業的,這樣先教著就夠了。

一大早,上學的孩子們也陸陸續續到了。

崔護穿著一身短了一截的粗布補丁衣服,低著頭走到教室門口。其他小孩兒見到他就是一陣哄笑。

崔護年齡本來就大,又長得牛高馬大,臉上有許多黑色小坑,是小時候生病留下的坑。所以小孩兒們都是崔麻子,崔麻子的叫他。

但是麵對同學們嘲笑,崔護也不生氣,而是默默走到了最後麵去站好,手上十分珍惜的捧著一遝粗糙的毛邊紙。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少年,叫方圓,臉圓圓的,笑起來十分討喜。他已經十五歲,而且說了親了。他也自覺的去站到了後麵。

教室裡隻有十五套桌椅,顧安已經讓姚木匠去做了,但是做好還需要幾天時間。

因此有的孩子有位子,有的孩子沒位置坐。

十歲的周平安來得早,本來坐到了位子上,卻見六歲的顧小偉沒有位置,便起身讓位。

但是也有兩個孩子因為座位推搡起來,好在旁邊有人拉架,這才沒有打起來。

對於新同學們的這些行為,顧安就在書房門口默默看著,沒有多乾涉。

到了上課時間,顧安才緩緩走上講台。

顧安上課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每個孩子都發了他自己抄的《三字經》。

大部分的孩子收到新書,都十分的開心且珍惜。

他們雖然沒讀過書,但是也聽大人說過,知道書本是有多貴。

顧安上課的第二件事,就是讓孩子們都做了自我介紹,包括顧蘭和劉寶丫。年齡小的孩子可能說的磕磕絆絆,但是總歸也說了出來。

然後顧安開始教孩子們讀《三字經》的前四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