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開學第一課(2 / 2)

顧安不像彆的夫子,隻教讀和背,卻不解釋意思。他的課堂卻將“理解”放在了第一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有沒有同學能夠幫大家解釋這兩句話的意思呢?”

孩子們第一天上課,左右看看都不敢發言。

“沒關係哦,錯了也沒有關係。想發言的就舉手!”

雖然他不是專業的老師,但是受到九年義務教育的影響,不知不覺就模仿起了曾經老師教學的模樣。

顧安耐心的等待了一會兒,終於有一個同學舉起了手。

“周平安,你來給大夥說說!”

周平安先前就在原來的顧安這裡讀過一些書,這兩句理解起來也很容易。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生下來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因為後來學習的不同,會產生巨大的差彆。”

顧安笑著點頭“平安解釋的很不錯,而且勇敢發言,表達清晰,值得表揚,大家給他鼓掌。”

聽到全班同學的掌聲,周平安的臉都紅了。以前他得到過夫子的表揚隻有“嗯”“不錯”這樣的話,這還是他第一次得到掌聲。

顧安又問道“還有彆的同學能解釋嗎?這句話是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王小虎和顧平安差不多大,一下子站了起來,說道“老師,我知道,就是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

顧安笑著道“王小虎說的也非常不錯,請坐,大家給小虎鼓掌!”

這時候,孩子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顧安又問“不過我還有一個問題,是不是好的壞的我們都不加選擇的學習呢?”

這一回,大家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就又有兩個孩子一起站了起來。

顧安見狀就說道“以後我們想要發言的小朋友,可以先舉手,老師請到哪位同學就是哪位同學。”

“顧大牛,你先來說。”

顧大牛道“就是咱們學好的,不學壞的。”

顧安道“說的不錯,大牛你請坐。”

顧安“趙鐵柱,你的想法呢?”

趙鐵柱有些沮喪的說道“顧大牛把我想說的都說了!”

顧安道“還是不錯,你們都勇於發言,鼓掌。誰還有彆的想法嗎?”

這時候,周平安又舉手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就是說,我們見到好的要學習,見到不好的,我們就應該反思,千萬不能學了這些壞習慣。”

顧安“平安同學,你太棒了,能有自己的見解,還聯係到彆的書本上。”

“好了,我來總結一下大家的說法。”

說完,顧安又讓大家朗讀了兩遍原文。通過朗讀,孩子們就幾乎記住了。

顧安卻又道“接下來聽聽我的想法。”

“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爭鬥古來有之。荀子認為,孩子生下來就是惡劣的,所以要不斷的好好教育讓他們變得善。孟子認為人天生就是好的,是因為沒有好好教育,學到了壞的東西所以才變壞,所以也要好好學習。”

“但是孩子們生下來是無法分辨善與惡的,所以他們到底是性惡?性善?”

“也有學者提出,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在白紙上麵畫畫,想要畫出好的畫卷,也隻有不斷的學習。”

“所以,這一句的重點不在性善和性惡論,而是要勸導我們,要不斷的學習,進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