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一期的《杏花小報》和《大周娛樂》上都會插上一兩條的廣告。
甚至於找上《大周娛樂》的廣告還要多些,這也是因為《大周娛樂》的受眾更廣。
而顧安所做的這一切,都被李純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裡。
李純原本不明白,顧安為什麼要費儘心力去辦這兩份賠錢的報紙。
一開始,他以為顧安是為了抹黑蔡家,將蔡家的惡行公之於眾,讓對方投鼠忌器。
可是後來蔡家倒台了,為什麼還要辦?
甚至京城裡,父親的“弘文館”也出了一份“報紙”,這倒是讓他立刻想到了更多。
他將自己的疑惑告訴了父親,從父親的回信裡,他才知道,原來一份報紙竟然有如此多的作用,難怪父親也要辦報紙。
不過,最近顧安的報紙開始賺錢了,他爹知道嗎?
詹士府的管事現在也是越來越忙,本來以為就幫著建個書樓,幫殿下網羅一些人才。
現在他不僅要負責管理兩個大廠、出版、收稿還要負責,廣告運營。
他一把老骨頭,真的有些忙不過來。
顧安還不知道,他一個個的新花樣,把這位管事折騰的夠嗆。
而京城的“弘文館”裡,諸多的學士也天天拿著興元府傳來的《杏花小報》進行分析。
著書立說,是每一個文人的夢想。
一份《杏花小報》竟然讓“立說”之事一下子變得容易。
但是這些被太子收入“弘文館”的學士,水平比起興元府的這些書生不知道高出多少,立刻就從中分析出了諸多的利弊。
他們立刻就看出,報紙是需要約束的,而且報紙播報的內容也需要進行管理。
顧安這裡除了這一份《杏花小報》能引起輿論的注意,若是其餘地方也有人效仿從而煽動輿論,那該怎麼辦?
不過這場運動會結束後,顧安的紡織廠也傳來好消息。
他們的《大周要聞》一經發出,也讓許多讀書人看到了許多他們曾經沒機會看到的內容,這些內容經過了朝廷的嚴格審核,能確保都是有助於朝堂的穩定的。
弘文館的學士,最近為這個事情可是產生了不少爭論。
有人說,“報紙”一物,除了官方的《大周要聞》應該一律禁止,民間的報紙一律不允許發行。
有人反對說,民間的報紙也有它的好處,比如《杏花小報》,每一期都會刊登出來一些有用的學術知識,這是有利於社會民生的事情。
“但是你能保證每一份報紙都能存著好心嗎?若是它好中間雜著“壞”,又該如何?”
“不如“監察”,在朝堂上設置一個專門監察“報紙”這一類文化作品的部門?”
“民間有了言論自由的苗頭就不能堵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隻是專門設置‘監察’部門,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
“太子,您怎麼看?”
太子臉色聽著自己這些幕僚的爭論,也覺得此事茲事體大。
是“禁止”還是“監察”,這的確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