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2 / 2)

類似於後世的一刀切,很容易遭人非議。

朱翊鈞笑了,問了一句:“大洲先生,你覺得張師傅此舉,可好?”

趙貞吉微仰著頭,答道:“殿下,叔大此舉,是深思熟慮的無奈之舉。”

徐渭和李贄對視一眼,“無奈之舉?大洲先生,此言是何意?”

“文長、卓吾,你們沒有轉曆地方,不知道下麵的人,手有多長,心有多黑,膽有多大!上麵要征十兩銀子,層層疊加,最後攤到百姓頭上的少說也有一百兩。

你留的口子越多,下麵騰挪作弊的手段就越多”

朱翊鈞讚許地點點頭,官場的弊政,自古到今都有,而且本質都沒變過。上麵敢留一條縫隙,下麵能給你騰挪出一道東非大裂穀來。

趙貞吉繼續說道:“叔大應該有親身體察過地方的弊政,知道下麵是蔓藤纏繞,難以糾清。

於是他思前想後,乾脆一刀切,全部折成銀子。千頭萬緒,全部化成銀子,然後所有的心思全盯著這銀子上,誰做得好,誰舞弊,肯定好查清楚。”

徐渭和李贄明白了,有些佩服張居正的智謀。

下麵政事複雜,人事更是錯綜複雜。

慢慢厘清,一兩年你都厘不清,不如抓住一點,化繁為簡,不管你做什麼,都是收銀子。

做得好還是做得不好,看你銀子收得齊不齊,收得及不及時?

有沒有弊端?

肯定有弊端了,關鍵是看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理解張居正的苦衷。

老張,放心去做吧,有時候可以再大膽一點!

我從嘉靖四十一年開始,成立少府版的統籌局,又處心積慮地成立督辦處,抓軍權,為的就是支持你行新政。

好好曆練,以後大明兩都十三省的重擔,要交到你的肩上!

議完事,大家各忙各的。

南宮冶湊到徐渭跟前,輕聲問道:“文長先生,你擔心馬政改製,朝內不再養馬,萬一事變,無馬可用。殿下沒有回答怎麼辦?”

徐渭笑了,“是我一時疏忽了。殿下早就定計。”

“什麼定計?”

“東攻西和!”

南宮冶目光一閃,“對啊,滅了建州女真,收了東北和黑山(大興安嶺)兩麓,大明就不缺上好的牧場和良馬了。”

他猛地一愣:“殿下要對建州女真和察哈爾動手了?”

徐渭笑了笑,卻沒有回答。

李贄出來督辦處,準備上轎,被朱翊鈞叫住了。

“卓吾先生,你要去一念堂?”

“是的殿下,臣今日要去一念堂,給大家講課。”

“一起去。”

李贄有些吃驚。

朱翊鈞笑著說道:“本殿去看看。我掛了個一念堂山長之名,總該去看看。今日帶了些衣物,看看就回來了。”

李贄拱手道:“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