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敢持異議(1 / 2)

但現在數年過去了,他對扶蘇卻漸漸失掉了信心。

近年來扶蘇並未表現出應有的政治遠見與國家治理能力,反而似乎遠離廟堂權力中心以及與作為君父的嬴政有所距離;雖講仁德卻不懂權術。如此**怎麼能承擔起國家大事?

嬴政又怎能放心將國托付?

而對於秦長青……

失蹤長達十年,如果秦長青真的還是自己的兒子,在失去他的這十來年間,這個年輕人是否還有能力撐起江山,他並不敢確認。

這既不能賭,也不會賭。

過去的十年間,事情已經發生了太多的改變。

若是十年前選定秦長青為太子的話,全朝無人敢持異議。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朝中的形勢已然天翻地覆。當年他出於穩定朝廷局勢的考慮有意拆解支持嬴斯年的勢力網絡,並且冷落甚至調離一些重臣至邊境等地。如今對於秦長青重回朝廷並在那裡紮根發展來說,無疑麵臨著重重難關。

況且,這將牽動整個朝廷生態的巨大變動。

如今的秦國有著良好的穩定與發展,如果因為一個秦長青貿然變動現在的局麵則是非常愚蠢的選擇,這也是他堅決不會做的事情!

更何況目前來看秦長青真的能在朝堂上有立足之地嗎?

他對這一點持否定態度。一位來自普通百姓,從未踏足政界的年輕人,倘若直接投身廟堂,隻能造成混亂甚至鬨劇一場。他思慮良久後長歎一聲,“權謀之道,如何才算懂?”

“權力在手需謀略!”

“治理政途則怎樣才是?”

\"遵循道統根本,用權術支撐;失道則政毀,少謀無立足之地。\"

他進一步說道:\"多少古今名君臣,皆困死在無法駕馭權謀。也有法家大師由於不懂或者忽視謀略終至喪命。“

\"儘管秦國統一六國後,局勢依然錯綜複雜,沒有掌握謀術者如何洞悉大局掌控天下?\"

嬴政收斂了這些思緒,嚴肅端坐,然後對著在門廳恭立的太監發出指令:“來個人,去把弋帶上來。”

說完後,便接著審閱文書。

一會兒過後,

一名麵容憔悴、須發花白的人出現在宮殿裡。

他身材單薄,即使穿著精致的官袍也顯得不太合身。他的臉頰明顯泛紫,光腳步入殿堂,整體來看,這不像個禦史,倒像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然而,若是細視其眼中的光芒則是冷酷敏銳。

他進大殿後迅速拜禮:“啟奏陛下。”

嬴政微微點點頭,並未停止手中筆墨,冷漠道:“事情查辦得怎麼樣了?”

“稟陛下,”弋答道:\"有一些線索了。”

手中的筆停下了片刻,“講來。”嬴政漠然回應。

弋挺直腰身道:\"回陛下,我走訪了很多驪山附近的居民和獵人們確實了解到十年前,秦長青確實到了這個地方。”

“但是他不單單獨一人。”

“還伴有一位已到晚年的老人。”

“不過根據村民們所訴稱,那位長者已有許久不見了,恐應是亡故了。”

聞言,嬴政眉頭微蹙。

“查出了秦長青的出發地麼?”

戈畏縮回答:“回陛下,目前尚不清楚他的出發地。”

“隻查明首次在驪山地區看到他是二十一世紀元月的時候

皇家祭祀通常規模甚為宏大,供奉的祭品往往消耗不儘,因此事後通常將剩餘祭品賣給平民,質量較好的供給普通市民,質量次之則出售給隸臣妾或刑徒等。

這祭品出售並無記錄!

一直被視為是神明賜予購得之人的福祉。

嬴政問道:

“那位老人的身份可有所了解?”

弋搖了搖頭。

“臣下無能,目前尚未獲得有價值的線索。”

“然而依據收集的信息來看,這位老人可能已離世。”

“臣鬥膽請示陛下寬限數日,臣已密令派人監視秦長青,估計很快會有消息。”

嬴政頷首。

“你可以暗中追查,但彆被秦長青察覺。”

“至於這位老人……”嬴政目光犀利,語氣沉重,“無論死活,務必為朕徹查,要活要見人,死也要見屍。”

“他到底是誰,朕一定要查個明白!”

弋立刻答道:

“臣必不負陛下重托。”

嬴政輕揮袖袍。

“你去吧。”

“臣告退。”弋緩步離開了殿堂。

殿內空蕩。

嬴政高坐龍椅,雙眼微微閉合。

“秦長青以及那老者,朕很想知曉,二位身上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竟然連朝廷也無可查明。”

“來人,更衣!!!”

長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