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敢持異議(2 / 2)

午後時分。

秦長青端了幾碟小菜,調了蘸料,盛一碗小米粥擺在簡單的桌上,預備用餐。

秦朝時期的主要食物有所不同。

這裡的主要作物是小米,口感相較現代大米遜色不少,但其產量極高,故成為當時主食。秦朝的土地上種植、繳交的賦稅、儲糧庫內的存糧,乃至軍民的供給皆為小米。

所謂社稷中的稷就是小米。

此外,當時的五穀除了稷外,還有黍、菽、麻和麥等。

當然還有其他糧食如秫、薑、粟及糯等,不過很少食用,故未列為五穀之一。

秦朝同樣有“五蔬”,分彆是藿葉、蔥白、薤韭及大頭蔥等。

口味上自不如現代那麼多樣。

秦長青從驪山定居後就沒有依賴“五菜”,反倒是尋得了多種野生植物作食。幾年時間裡他找到不少新的食材,如瓠子和小白菜,都是山中偶遇的結果。

這樣豐富了他菜譜的內容。

然而真正關鍵之處在於一隻香囊,內含的辣椒種子成為了重要一環。這隻原本主人擁有的香囊成了救命稻草。初次見到種子,秦長青大感疑惑。雖記憶模糊,但他依稀記得辣椒之類是在明朝才引入中國的,而這些種子又怎麼解釋?

但戰爭連天的日子,他更多是關注生存問題,沒有過多心思追究緣由。

直至遇見夫子,在安定下來後嘗試耕作,在經曆了多數種子損失之後,總算培育了少許辣椒苗。等到夏末,植物果真開花結果成了小米椒。

秦長青谘詢夫子。

夫子的回答使他又是一驚。

據《山海經·北山經·景山篇》載:其上有草薯蘚,其草富含秦椒。

彼時,秦椒為藥物原料。

主要是出產於南部秦楚交界的區域。

就連楚辭也提到,楚國祭祀時加入此辣味調味料。

“酸鹹雜苦,辛甜共展。”

“辛”即是辣。

那時雖不太清楚,但這讓秦長青震驚不已。

有了辣椒後,秦長青餐桌上多了諸多花樣,幾年之間嘗試製作當地找來的野菜改善口味。

生活愈發豐富多彩。

如今的一日三餐雖然比不得現代社會,但相比同期已是顯著提高。這也是他能安然深山獨處的根本。

沙沙聲起。

秦長青警惕瞬間升起。

但隨後放鬆表情。

他已不再是避禍之人。

推測而來人非官方核查即秦長吏。

不久,高大身形出現在積雪之中。

秦長青隨即起身迎接

“前麵鹹陽戶曹已經把‘驗、傳’送過來了,現在我算是正式成為了秦國人。”

嬴政點點頭。

接著他看向桌上的飯菜,眉頭緊鎖。

秦長青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桌麵上的確是一片淩亂。

他略帶尷尬地說:“真是不好意思,剛才是看書看入了迷,忽略了收拾房間。您稍等一下,我去把這些收拾乾淨。”

說著便準備把飯菜搬到廚房。

嬴政微微抬手示意不用,卻自己坐下了,似乎在掌控全場,開口道:“不用了,正好我也還沒吃午飯。要是有剩的粥,就給我來一碗吧。”

秦長青愣了一下。

“長吏這是開玩笑的吧,您這種身份,平時可是食用上等大米和大塊豬肉的人啊。怎麼會習慣這裡的糙米野菜呢?”

嬴政臉色沉了下來。

他不高興地說道:

“讓你拿就去拿!這些野菜雜糧,我不是沒有嘗過。”

“當年我們在邯鄲時,趙國官員克扣我們的食料,生活艱難得很。當時彆說糙米野菜,連樹皮草根我都吃過,那時我還帶著子丹和其他一些貴族孩子打架爭奪食物。”

“在那時候沒有一人能在我的手裡占到便宜!”

說到過去,嬴政臉上少見地現出幾分得意,但是轉瞬之間他的神色又變得黯淡,帶著憂傷地說,“可惜後來各自站在對立的位置上,情分也變淺了許多,甚至到刀兵相見,彼此成了敵人。”

看到秦長青的長吏這樣,秦長青想要說什麼,最終也隻是歎了口氣,“這就是戰爭紛爭的年代。”

“如果有選擇,又有多少人願意置身這動蕩之中?”

“不過幸虧有了始皇帝的偉大謀略統一天下,現在這個國家將不再會有戰爭,天下應該會漸漸安寧了。”

秦長青去廚房端了一碗稠粥,還特地拿了一雙筷子。

在那個時候人們通常是用手或叉子用餐。

等到秦長青從後廚回到房間時,嬴政已恢複正常,眼中的情緒波瀾也如從未存在。

秦長青心裡知道剛才的情景是真實的發生過的。

他們兩人相對而坐進餐。

對於秦長青使用木筷進食的事,嬴政略微感到驚訝,但他並未放在心上,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飲食偏好,更何況秦長青一直是流浪四方之人,可能有許多獨特的習性。

吃過一頓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