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教訓(2 / 2)

“哎,這三弟。四弟你先回去休息,這兩下大哥沒有收力,你的身子可能受不太了。”</p>

“好的,大哥。”</p>

劉備打的確實疼啊。</p>

休整幾日後,劉備召集所有人馬來下邳議事,關羽和簡雍也回來述職。</p>

“此回相助孟德擊退呂布,我方損失六千兵馬,還需儘快招兵補充空缺,如有可能最好再擴充軍力,以備不時之需。”</p>

“回主公所言,壽春之地招募降卒、散兵約一萬人,可抽調五千兵士補充徐州本部。”</p>

“憲和與二弟做的不錯,蔡瑁和孫策的爭奪到何階段了?”</p>

“蔡瑁遠非孫策對手,豫章幾乎要全麵被孫策接手了。屆時我們是否要履約讓出壽春?”</p>

陳登這時有了想法。</p>

“使君,我有一策。”</p>

“元龍請講。”</p>

“此事由下官出麵與蔡將軍說明利害,讓蔡將軍讓出潁川之地給曹公,再令曹公派兵相助。如此曹公可得潁川,蔡將軍仍能在豫章占據一地,我們也不用讓出壽春。”</p>

“此計甚妙。隻是我方答應不插手兩家爭鬥,如今食言豈不是失信於天下?”</p>

“答應不插手的是使君又不是曹公。孫策再有不滿,也無法責備使君。”</p>

“那便依元龍所言。諸位還有何事補充?”</p>

“大哥,小子要舉薦一人。”</p>

“噢?四弟又發現了哪裡才俊?”</p>

“此人不是彆人,正是趙雲。公孫瓚既敗,趙雲來投便不算背主。大哥可派人找尋趙雲下落。”</p>

“子龍。對,我怎麼把子龍忘了。得速速派人去找尋子龍。此事便交由公佑一行。如果子龍落入袁紹手中,便與袁紹談條件,設法將子龍帶回。若子龍無事,便帶他來徐州。”</p>

“雲長、憲和,你二人再休息幾日便返回壽春繼續練兵和鎮守。一旦揚州有變,及時通知徐州本部。”</p>

“關羽、簡雍領命。”</p>

“翼德、四弟,你二人與我鎮守徐州。翼德負責招兵、練兵,四弟協助我負責政務處理。務必讓徐州百姓安居樂業、徐州兵馬軍容煥發。”</p>

“張飛、韓愈領命。”</p>

“元龍帶上護衛去與蔡將軍和孟德相商,無論事成與否,安全為要。”</p>

“陳登領命。”</p>

“公佑北上一趟冀州,可借助麋家布點打探子龍消息。若子龍不幸被俘,便全賴公佑與袁紹協商換回子龍。”</p>

“孫乾領命。”</p>

劉備兵團在指揮下開始運轉,這一方新貴諸侯終於可以放開手腳發展,為日後鼎立局麵奠定了前期基礎。</p>

蔡瑁營中,蔡瑁已經焦頭爛額。</p>

此回他帶出十萬兵馬,本以為孫策隻是仗著勇武和膽識,並無幾分韜略。誰知一戰下來,自己十萬人馬還不如孫策三萬人馬的戰力。半數豫章已丟了七七八八。</p>

蔡瑁卡在此處,退也不是,進也不是。</p>

正當蔡瑁決定退兵之際,轉機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