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夜行》全本免費閱讀
圓月高懸,狂風怒吼。
廣遠的荒漠之上,有一支十餘人的小隊迎著大風向前急行。這十餘人中有男有女,各個衣衫淩亂、滿身臟汙,簡直像是從監牢裡逃出來的囚犯。他們沒有車馬,更沒有抵擋風沙的護具,隻是拖著疲憊的身軀迎風向前。
為首那人正是阿柔,此時此刻,她身上已經全然看不出半分世家小姐的氣質。
從前,阿柔雖不擅打扮,到底還是個清爽乾淨的女兒家,如今這副頭發蓬亂、滿身泥垢的狼狽模樣,不似出身高貴的戚三小姐,也不似周遊四方的江湖俠客,連她自己都要認不出自己來了。
隻是阿柔沒有對鏡自視的時間,更無心在意自己此時究竟是何模樣,她腦海裡隻有一個念頭:快一點,再快一點,要去西北大營,把宛陽城的變故告訴大哥。
身後跟著的這些人,都是故淵門安插在宛陽城的弟子。
被困之時,夜蘭告訴阿柔,若是地麵走不了,便走官溝。隻是出城之後,一無車馬載具,二無糧草補給,若是能一路安穩地走到西北大營倒也罷了,萬一路上碰到謝陽的兵馬,或是赫月蠻夷,就當真是九死一生了。
夜蘭本不願意讓故淵門的人涉險,但阿柔是司言特意囑咐要保護的人。況且邊境若是有難,遲早有一天會殃及自身,她絕不能坐視不理,思量再三後,還是調遣了一部分人手跟著阿柔一起走,自己則繼續留守宛陽城,隨時注意著城內的情況。
阿柔一行人已徒步急行了一天一夜,早已是強弩之末,全都吊著一口氣,艱難地向前邁著步子。誰也不敢在這裡鬆懈,因為無論是西北荒漠上凶猛的野獸,還是隨時可能出現的敵兵,都會要了他們的命。
他們能做的,隻是迎著風沙一步一步向前走。
向前走,繼續向前走……
滿眼隻剩漫天沙塵,耳邊全是呼嘯的風聲。
“戚小姐……”
好像有人在叫她的名字……
“戚小姐,戚小姐!”
阿柔猛地回過神來,才注意到是身後跟隨的故淵門弟子在叫她。
阿柔回頭看去,隻見其中一人麵色蒼白、冷汗直流,控製不住地軟倒在地。周圍的人手忙腳亂地攙扶著他,奈何早已沒什麼力氣,非但沒扶住暈倒的人,反而被拽得摔倒在地。
阿柔這才意識到,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疾走一天一夜,眾人的身軀早已到達了極限。
再這樣走下去,八成是要出人命的。她便是再著急,再迫切,也不可能置眼前人的生死於不顧。夜蘭將這十餘人分撥給她時,原是怕阿柔一個人在邊荒之外無人照應,萬一遭遇敵兵無可脫身,阿柔絕不能糟踐這份好意。
“把他平放在地上,我來看看。”阿柔走上前去,將手搭在那人的脈搏上。索性沒什麼大礙,隻是疲勞過度所致。阿柔便道:“原地休整一會兒吧,你們喂他點水,注意著他的情況。”
眾人頓時如蒙大赦。
阿柔後知後覺地感覺到雙腿有些發軟,攙扶著身旁的枯枝,緩慢地坐了下來。
地麵上全是沙塵和石礫,硌得人生疼。
從宛陽城離開之前,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是帶了水和乾糧的,隻是數量比較少,再加上從官溝那種地方走了一遍,阿柔光是聞著身上包裹散發著的味道便忍不住一陣陣乾嘔。但若是什麼都不吃,唯恐撐不到西北大營,阿柔隻好強忍著那股惡心的味道,艱難地吞咽。
在這之後,她便一言不發地坐在原地補充力氣。眾人皆是累得狠了,沒有一個人出聲說話。
又過了一會兒,先前暈倒的那人終於恢複了意識,旁邊照看的人又喂了他些水和乾糧,麵色才終於好看了一些。
天色蒙蒙亮的時候,阿柔表示該繼續上路了。留在原地越久,風險就越大,眾人都沒什麼異議,於是便整隊繼續向西北大營的方向去。
好在剩餘的路途也不是很遠,到了晌午時,總算能遙遙地窺見西北大營的輪廓。
阿柔心下一喜,指著西北大營的方向,想要告訴同行之人目的地已經近在眼前,卻發現自己嗓音沙啞,幾乎已經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了。
其餘人見狀,紛紛點頭,表示已經理解了她的意思,又露出了安慰般的笑容。
眼看著目的地就要到達,眾人的步伐都不自覺地加快了些。
阿柔頂著烈日,喘著粗氣,踉踉蹌蹌地向前走著,眼前全是重影,耳朵也嗡嗡的聽不清楚。又過了不知多久,總算走到了西北大營門前。
守營的哨兵遠遠地看到這衣衫破爛的十幾個人,又疑惑又警惕,連忙派人回去稟告主帥,其餘人則是舉著武器攔住他們,“什麼人?!”
阿柔喘著氣,沒有力氣與他們過多掰扯,隻是取出了那枚刻著“戚”字的玉佩。
哨兵大驚,盯著她看了半天,難以置信地道:“你是,你是三娘子?”
阿柔虛弱地點了點頭,艱難地道:“我要見大哥……”
不怪哨兵一開始沒能認出她來。眼前這個衣衫襤褸、滿身泥垢、披頭散發,宛如叫花子一般的人,哪裡會是景西王府嬌寵著長大的三娘子!
“阿柔!”有人遙遙地在喊她的名字。
阿柔認出那是大哥的聲音,抬眼望去,果然見到身著甲胄的戚思辰正朝著她的方向飛奔而來。
見到大哥,阿柔心頭頓時湧上一股安心感,身體也不受控製地鬆懈了下來。她強撐著兩日沒有合眼的身軀終於達到了極限,腿一軟,直直地向前栽倒下去。
戚思辰被她嚇了一大跳,急忙加快速度,趕在阿柔完全摔倒之前接住了她,“阿柔!你怎麼樣?”
阿柔渾身的力氣仿佛都被抽乾了,倒在戚思辰的身上,拽著他的衣袖,沙啞著說道:“連遠道節度使……帶兵進駐宛陽……”
戚思辰擰著眉頭,直覺這事並不簡單,“西北大營從未求過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