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蘭死了。
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事,也是所有故淵門人不能接受的事。
司言接到葉溫遙信件後,在窗前枯坐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他眼下烏青、形容狼狽,但還是進了宮去,將叛軍易主的消息告知於李晁奚。
李晁奚聞之,麵露驚詫之色,隨即擰眉深思,“義子雲氏,難道說……”
司言此時的狀態不太好,卻依舊察覺到了不同尋常,“‘雲’這個姓氏並不常見,謝陽的供詞曾說林予哲身邊有個叫做雲洛的小軍師,大抵正是此人。陛下可是知道些什麼?”
李晁奚沒有即刻回答這個問題,而是陷入思考之中。
司言沒再出聲打擾,旁默默等著。
過了一會兒,李晁奚突然沒來由地說道:“雲洛既能在短時間內取代林予哲,成為新任首領,想必早先便暗自在軍中培養了自己的勢力。你說他忍辱負重,籌謀這麼多年,為的是什麼呢?”
忍辱負重?
司言不明白他從何得知雲洛在一直忍辱負重,但還是答道:“也許是為複仇,也許是為權力,又或者二者都有。”
“這至尊之位,是天下多少人所渴求之物啊。”李晁奚似是玩味,似是嘲弄地輕笑一聲,“叛軍雖數量眾多,可畢竟名不正言不順,若沒了將領指揮,便成不了什麼氣候,對嗎?”
“陛下有辦法直取叛軍賊首雲氏?”司言一愣。
“是有那麼一個想法,或許可以試試……”李晁奚沉吟道,“此計若成,或可一舉拿下雲洛的性命,平定叛亂。”
……
阿柔成為昭武副尉的第二日,從家中取了寶劍“照夜”,又收拾了些必需之物,又往軍營去了。
叛軍不日便會兵臨城下,阿柔必須儘快和軍營將士熟悉磨合,並與陳煥相商守城計策陣法。一天下來,幾乎忙得腳不離地。
夜晚,阿柔坐在營帳之中,點了燭火,畫起陣型圖來。
她用了一整天的時間來熟悉這支軍隊的作戰風格、優勢和特點,以此為基準,製定整套戰略戰術。
可惜時間到底還是太緊張了,不然她一定能做出更為周全的計劃與對策。
等做完案頭的工作,已是深夜。
阿柔收拾桌案時,有人掀簾而入。
她抬頭一看,發現來人竟是司言,有些驚訝,“你怎麼來了?”
司言語調低沉,回答說:“陛下交予我一枚令牌,可任意通行四麵軍營。”
阿柔調侃著道:“那你這樣算不算濫用職權?”
司言聲音很輕,“也許吧。”
阿柔敏銳地察覺到他的情緒不太對勁,斂了微笑的神色,“阿言,怎麼了?可是出了什麼事?”
司言深吸一口氣,似乎在極力克製著心中的情緒。
過了好一會兒,他終於抬起頭來,眼眶微紅,聲音帶著幾分顫抖,“阿柔,夜蘭死了。”
“什麼?”阿柔睜大眼,被這突如其來的噩耗打得措手不及,幾乎是呆愣在了原地。
“她一個人去了叛軍大營,殺了林予哲,卻沒能逃出來。”司言克製了一整天的悲痛與愧疚,在見到阿柔的這一刻,再也忍不住了。
他情緒翻湧,頭腦酸脹,腳步虛浮,幾乎要站不穩。他抓住阿柔的胳膊,仿佛將要溺死之人抓住了一塊木板。
“我明明已經猜到她會去尋仇,卻還是讓她在我眼皮子底下離開了。倘若當初在宛陽城,我能多關注她幾分,也許就不會給她以身涉險的機會。也許,她就不會死……”
阿柔很少見司言如此悲傷脆弱的模樣,心疼地上前去扶住他,讓他先坐下來。
司言本不願在心上人麵前失態,他掩著麵,深深地呼吸,希望能以此來平複心緒。
阿柔同樣十分難過,心間酸澀不已。
她與夜蘭交情並不深。但是當初謝陽占領宛陽城之時,倘若不是夜蘭帶著故淵門人出手相助,也許她這一條命便要葬送在謝陽手中,抑或是被抓起來,當作威脅阿爹和大哥的一枚籌碼。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不必說是救命之恩。
阿柔還沒來得及報答夜蘭當日出手相助的恩情,她竟已香消玉殞。
“夜蘭隻身前去敵營刺殺賊首的時候,我在做什麼呢?”司言懊惱悔恨,自責不已,“我還在算計著,怎樣才能讓陛下心甘情願地放故淵門人在後方協助,而不是在前線拚殺搏命。”
讓故淵門負責傳遞主將命令,一開始就是司言提出來的。
如此提議,並不隻是從宛陽城一戰得來的經驗教訓,他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減少故淵門的傷亡損耗。
隻要不在前線搏命,即便長祈城破,以江湖中人的武功,要想全身而退,也是易如反掌之事。
若真有那麼一天,他會帶著門中弟子,還有阿柔、戚二哥他們一同離開這裡。
司言原先是這樣打算的。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李晁奚突然當著眾臣的麵,將阿柔封為昭武副尉,命其與陳煥一起領軍鎮守城南。
這不僅是不想浪費阿柔的才能,也是在敲打司言。
司言的這些小心思,李晁奚清楚得很。
而當他看到自己所愛的姑娘奔赴前線、不懼生死的時候,一定會為自己提前尋找後路的行為而感到愧疚,做起事來也會更加拚命。
李晁奚將人心拿捏得相當明白。
夜蘭之死雖不在李晁奚的算計之內,卻陰差陽錯地將司言內心的愧疚之情頂入了巔峰。
阿柔心疼極了,張開雙手抱住他,安撫著說道:“你做得並沒有錯。故淵門本是江湖門派,有什麼理由為了朝廷的過錯而付出性命?而且,並不隻是在前線拚殺才算為守城一戰出了力,向四方城門傳遞主將命令,本就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至於夜蘭……”
阿柔眸中凝出哀傷之色,“斬殺仇敵,本是她多年夙願。她為複仇而死,卻為仇人之子所殺。該死的分明是當初釀下惡果之人,你又何苦將過錯攬在自己的身上?”
“我知道。我隻是覺得,有的事情,明明來得及阻止……”司言下巴抵在阿柔的肩頭,悶聲說道。
“你要怎麼阻止?”阿柔溫聲道,“蕭家出事的時候,你也不過是個一兩歲的嬰孩,又能做得了什麼?”
“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
“你是想說,你明可以阻止夜蘭,讓她不要一個人去尋仇,搭上一條性命,是嗎?”阿柔說道,“可是阿言,早在你我還沒離開宛陽城的時候,我就說過,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是夜蘭自己的選擇。她決意要去,你能阻她一次,還能阻她第二次,第三次嗎?”
司言半晌沒有說話。
“我知道,阿言是個重情重義的人。”阿柔耐心地勸說著,“宛陽城一戰後,夜蘭曾與我說過,她打心眼裡敬佩你這個門主,也是真心實意地喜歡著故淵門。所以我想,夜蘭也一定不忍心看到你因為她的遭遇而如此苛責自己。”
“夜蘭……她很會照顧人,又好說話,門中的兄弟姐妹們都很親近她。”司言回憶著說道,“葉師兄曾告訴我,以前還在江南的時候,他總能看到夜蘭一個人坐在簷下,微笑著看師弟師妹們嬉笑打鬨。葉師兄說,他覺得那就是這世上最好看的風景。”
“葉師兄他……”阿柔隱隱有一個猜想,猶豫著要不要開口驗證。
“他喜歡夜蘭。”司言知道她想問什麼,乾脆直接回答了。
阿柔的話語陡然之間哽塞住了。
過了一會兒,她才開口說道:“夜蘭知道嗎?”
“葉師兄是個愣頭青,察覺到自己的心意後,直接就告訴夜蘭了。”司言回想起當年的事情,輕笑一聲,“夜蘭沒答應他,他倒也沒氣餒。一次不成,過段時日便再說一次。就這樣,不知被拒絕了多少次,不知過去了多少年,夜蘭終於鬆口了。”
司言深吸一口氣,“夜蘭說,等到兄弟姐妹們身上的冤屈都得以洗雪,故淵門終於完成了多年來的夙願,她就答應葉師兄。”
“夜蘭一直都知道,她麵對的仇敵,是林予哲和梁朝越,蕭家的舊案,不是那麼容易翻的。”司言沉著聲音說道,“先師曾許給眾多故淵門弟子昭雪舊案的承諾,但我找到夜蘭後,從未應承她一定能為蕭家翻案。即便如此,夜蘭依舊心甘情願地為故淵門做了許多事。我一直覺得,她如此付出,我卻未能回以等價的回報。”
“阿言,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地對另一個人好。夜蘭甘願為故淵門,為你這個門主做事,你覺得是為什麼?”阿柔聽他絮絮叨叨地講了許多,也不覺得煩,想方設法地想讓他心情好一些,“是因為夜蘭感念你將她帶回故淵門,給她一處容身之所的恩情啊。”
阿柔見他不說話了,繼續道:“如今隻死了一個林予哲,另一個陷害蕭家的罪人梁朝越,現在還跟著先帝流亡在外呢。你若真想為夜蘭做些什麼,就打起精神來,先好好應對接下來的守城之戰,待平定這場叛亂,為蕭家洗雪冤屈,讓梁朝越付出應得的代價。”
空氣陷入一陣靜默。
過了好一會兒,司言似是終於緩了過來,鬆開了阿柔的懷抱,低聲說道:“你說得對,蕭家的仇還沒有結清。而殺了夜蘭的人,我一定讓他償命。”
“這就是了。”阿柔微微鬆了口氣,“誰欠下的債,便該由誰來償還。惡人還沒能得到應得的懲罰,現在遠不是自怨自艾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