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辰四年,三月。
軍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醫閣——因為不是另起一座建築,而是直接選了一座現成的樓稍作修改,所以建成的速度很快,等到醫穀拖家帶口地來了,醫閣就算是初步建立了。
醫閣的成立也算是緩解了一部分醫療上的壓力,宋菱和池子昂那些不是很完善的青黴素大蒜素抗體血清疫苗等,哪怕是隻言片語也可以交給醫閣作為啟發。
而在醫閣建立之後,安臨把太醫院從後宮的部門裡遷了出去,歸入到醫閣裡麵。此舉避免了技術的集中,避免醫閣成為醫穀一言堂,醫穀分穀,也很大程度促進了醫學技術的交流。
首先嘛,太醫院作為官方性質的機構,有其獨特的特點,比如說——有一半的太醫都很擅長婦科兒科,這本來是為了皇帝的後宮服務的,還有一部分則是為專精某一個方麵,為了皇帝有可能出現的疑難雜症服務。而醫穀,作為江湖性質的機構,也是很擅長各種疑難雜症,還有就是外科,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頂尖的了。
太醫院和醫穀碰到一起之後,這兩相一結合,思想一碰撞,這啟發不就來了嘛!交流交流技術怎麼也得有些進步吧。
所以永辰四年這一年,在曆史上被稱為醫術發展的第一個高峰,也是醫學傳承從私有轉為公有的一年,這一年開始學醫的人共計九千五百人,同時還帶動了藥材種植規模的擴大,各地投資藥材種植的商人都增加了不少。
不過這些都是後麵慢慢會發生的事啦。
而眼前最重要的事是——
“信竹四日前發信說到滿山往瓊安路上的驛站了,這兩天應該差不多就能到瓊安了吧?”安臨哪怕在模擬器地圖上已經確認了一遍,算過以信竹行軍腳程今天就能到,也還是忍不住確認了一遍。
“是,城門守將已經交待過了,在祁將軍部隊靠近瓊安三百裡就來報。”王修文答道。
“哦。”安臨默默坐回去批奏折。
這幾個月來,祁冬寒在北方邊境也做了不少事情,比如說將原本屬於北方士族的軍隊打散消化,轉化為朝廷的軍隊,然後又在邊境苦寒之地大規模練兵,幾個月下來也練出了不少精兵,此外他還在軍隊中挑選出了兩個可用之才著重培養,培養成了可以領兵的將才,在回瓊安之前留下了可以鎮守邊關的人。此外,他在戍守邊關期間更北的地方屢屢有部族進犯試探,他不止將那些部族打退,還得到了不少戰利品,比如武器、馬匹、人等,俘獲的馬匹運送回來給朝廷的馬場用以雜交育馬。
總之,人雖不在瓊安,但是貢獻天天都在眼前晃呢。
安臨都擬好旨要給信竹封什麼官了。
不過等到軍隊接近瓊安,安臨反而不急了,讓人把軍隊班師回朝的消息傳出去,又安排了人迎接,搞個歡慶的大場麵。
以往總看見在一些影視劇中,身為將軍的男幾號班師回朝時,京城百姓夾道迎接,然後主角夾在周圍的人群中對將軍一眼萬年什麼的,安排上,統統都給安排上。
其他將軍有的,朕的將軍也都要有!
禮部侍郎:……可真是個奇怪的要求。
不過這個要求也不算太難,甚至皇帝要求的夾道歡迎都不用找演員,隻要宣傳一
下百姓就自發地湊熱鬨歡迎去了,不過在此之前宣朝其實沒有這種班師回朝夾道歡迎的傳統,武將述職都是比較樸實無華的,把大部隊帶回軍營後脫了盔甲進城麵聖,然後再樸實無華地回軍營把賞賜分發下去,大概是以前都怕名聲太大功高震主什麼的吧,百姓夾道這樣的待遇就隻有狀元遊街才有。
祁冬寒進城時看到瓊安城裡熱鬨的景象還感覺頗為奇怪,直到趕到城門頒旨的太監對正翻身下馬的祁冬寒說,“祁將軍,陛下許你帶親兵將領騎馬入城?”
祁冬寒不解:“?我也不需要騎馬入城啊,這有什麼深意嗎?”
“不,您需要。”頒旨太監笑道。
祁冬寒悟了什麼,“這是陛下的要求?”
“陛下說這樣比較威風。”
好吧。
祁冬寒除了依了這個要求還有什麼辦法呢?本來要換下來的盔甲也繼續穿在身上,帶著一隊親兵將領騎馬入城,戰馬踏過街道,果然引得不少敬仰和傾慕。
而在祁冬寒進宮述職,與安臨彙報那些安臨早就知道的成果後,給祁冬寒升官的聖旨也很快發了出去。
祁冬寒,平定北方有功,封鎮軍大將軍,正二品。
本來按照吏部的擬封,建議是封征北將軍的,不過安臨尋思著征北將軍往上也就是征北大將軍,北方都已經征完了,這麼升職好像差點意思,格局小了,就索性封鎮軍大將軍了。
“信竹,這回可辛苦你了。”安臨看著祁冬寒站在距離她有幾步的距離,招招手讓他到近前,指著桌上的地圖問他,“來來來,這幾個地方你都駐紮過吧?有沒有發現那什麼……”
祁冬寒手上端著盔甲走近幾步,低頭一看地圖就意會了,“礦脈?”
安臨給了一個肯定的眼神,“北方礦脈不少,他們那些士族能打造出這麼多盔甲武器,應該是挖了幾個鐵礦,不過他們交代說再往北的沒有探索過去,應該還有漏網之魚。”
“這裡應該是有一個礦脈的。”祁冬寒手指指住地圖上的一個位置,“這裡有幾家富戶瞞下了一個礦洞,組織當地青壯挖礦,我安排了將士守在那裡。”
“還是信竹你懂我!”安臨眼睛一亮,“等到滿山堰竣工,就可以開挖了!”
除了祁冬寒指到的這條之外,趙東來憑借先知之能也貢獻了一個銅礦的位置,這一輪可以拿下兩個礦脈,對於宣國來說可是大好的消息啊!
祁冬寒含笑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