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摩擦定然是少不了的,對於小孩子,今天和這個打一架,明天和那個鬨彆扭,似乎也合乎常理。
記得有一次和其中一位鬨彆扭打了起來,回過神來,衣服都撕破了一個洞,現在想來還挺搞笑的……也許隻有童年時光才最能表達心中的喜怒哀樂吧。
記得那時,每次周末放假,母親也會偶爾帶著我去她的單位陪她上班,說是上班,其實隻是為了蹭個飯,中午的夥食很好,基本上是三菜一湯的標配。
對於普通單位的午餐配置,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不過另一個原因是帶我去看著我寫周末作業……
兒時的我,對於寫作業其實並沒有什麼反感,總會很自覺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偶爾母親會獎勵我玩一會電腦,不過對於那時的我來說,隻是打開QQ空間去玩點農場牧場。
後來喜歡上了一款塔防類遊戲,還有一陣子玩的不亦樂乎。現在想來,雖然那遊戲整體玩法很是簡單,但,我的塔防之魂大概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生根發芽的。
那時候的自己,是個沒心沒肺的孩子,記得最為深刻的,是當時母親給我報名學英語。
不過,對於那時的我而言,(現在其實也一樣)真的是對英語方麵的所有知識一竅不通,哪怕是老師教的再好,在我看來,依舊是對牛彈琴。
也許天賦這東西,真的是無法通過後天形成的吧。
對此,我也是選擇當斷則斷了。
可惜的是,正因為英語方麵的常年短腿,我也是很自然的在後續的許多考試中與我的理想一次次失之交臂。
不過家裡人對此倒是屢見不鮮了,他們似乎已經默認了我英語方麵的無奈,也就不再去糾結如何讓我突破自身的難關了。
並非是學習生涯的這麼多年並沒有真正努力過去靠近英語的“身邊”。
而是,直到最後我才發現,有些高攀不起的東西,是注定一生都無法高攀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