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吹走陰霾,始見初心(1 / 2)

草根石布衣 中秋月明 3558 字 8個月前

那張清單裡,石澗仁特彆提到了給洪巧雲、林嶽娜和文助理、張主管的電話,怎麼說都是寫好了的,林嶽娜必須把態度傳遞給楊德光跟莊成棟。

所以下午四點過,兩輛原本送盒飯的麵包車,兩輛酒店的二十座中型麵包車,滿帶著物資就過來了,江州的確是距離這裡最近的大城市,這個鄰省的省會也許把所有精力都用到距離他們更近的震中,全國各地湧來的援助也都集中那邊,所以四輛車沒有半點延誤堵車就一路暢通抵達。

酒店裡麵搬來還帶著logo的棉被內胎兩百床,十個折疊雨篷,十多張座椅,不鏽鋼早餐車,做盒飯的那些個鍋碗瓢盆灶還有佐料配料,甚至還有一兩百斤大米和今天采購的蔬菜肉類,所有東西都是現成的,第一時間就籌集起來搬上車趕路。

莊成棟碩大的身材靈活的跳到石澗仁麵前,聽他說了情況二話不說,扛起最重的煤氣罐就開始步行,楊德光重操舊業的用棒棒挑米,其他年輕人也都是賣力的好手,正好過路的武警看見了,一個隊列就把所有東西協助搬走。

石澗仁說得沒錯,到這個下午,軍警已經抵達了石龍鎮,並正式以王雪琴設立的接待點作為前沿指揮部,開始朝著更裡麵進行急行軍,很顯然在縣城都沒法提供支援的時候,石龍鎮這個點是各方都急需的。

下午六點過,所有經過石龍鎮廢墟的災民,都能夠領到一份熱騰騰的盒飯跟一瓶水,而經過這裡進去災區的武警戰士們,也不用啃乾糧了,因為整個災區救援攤子鋪得非常開。部隊裡麵的炊事車後勤保障也很難跟上,聽聞這邊解決了問題,武警部隊的一位軍官主動過來感謝。並留下幾輛軍車協助搬運物資,並且要求工程車輛優先保證貫通到石龍鎮的公路。

到得晚上十一點過。當全國人民都關注那邊終於衝進了傷亡慘重的震中時候,這邊的公路終於也修補到了石龍鎮。

於是當舟橋工程部隊在徹夜施工,試圖連通縣城斷橋的時候,石龍鎮已經變成第一個有燈光,有帳篷區的集結點,可以說是這一帶第一個災民安置點。

從領到盒飯開始,就有人選擇不往外麵走,哪怕這第二天下午又爆發了一次相當強烈的餘震。到晚上還是有數百人擠在這些帳篷跟篷布下過夜。

人是群居動物,是需要榜樣的。

一個王雪琴站在廢墟上喊不住人,多了石澗仁和紀若棠就不一樣,等再有了一個團隊那就基本穩定下來了;

當香辣可口的飯菜吃進胃裡,之前一直在尋求生命安全感的人終於意識到了生命的存在,這時候不顧一切的慌亂才會鎮定下來。

所謂定海神針,並不是這根針有多神奇,而是這根針能慢慢帶動周圍擴大影響。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