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安(1 / 2)

《清穿之一線吃瓜日常》全本免費閱讀

康熙四十六年,四貝勒府。

剛過了正月,京城正是嚴寒的時候,昨日又下了場大雪,目光可及之處皆被皚皚厚雪所覆蓋,白雪映紅牆,頗具詩情畫意。

天色未明,路旁便不斷有小太監忙著清掃積雪,恐汙了貴人,再惹出什麼禍端。

年君嬈身披紫蘭色繡百草的貂皮鬥篷,懷中抱著南瓜鎏金手爐由丫鬟懷英侍候著由東跨院往正院去。

沿途的太監丫鬟們磕頭行禮,並不敢窺視。

二人步入正院便有丫鬟引著往偏廳去,一見她們過來,立在門旁的小丫鬟趕忙打起簾子,口中還不忘朝屋內喊道:“年格格到。”

年君嬈進入房內,方繞過紫檀鑲白玉屏風,便見眾人齊齊看來,她便心中暗叫不好。

按教引嬤嬤所說,貝勒府並無日日向福晉請安的規矩,而新人需得初次承寵後才能給福晉請安。

一來是坐實了名分,二來也算是她入府後的第一次露麵。

既然請安並非必有之禮,那眾人如此一致,早早前來請安,定是特意堵她呢。

暗自深吸一口氣,年君嬈微微屈膝給眾人行了個見麵禮:“諸位姐姐們好,妹妹是前些日子進府的格格年氏,妹妹初來乍到,若有什麼不當,還請姐姐們見諒。”

因著貝勒府並未冊封側福晉,後院眾人都是平級,雖說資曆有深淺,但規矩上她不必行大禮。

新人進府,眾人自然先是好一番打量,見年氏身量嬌小,容貌自是不俗,眉目清秀,粉麵含春,許是年歲尚小雙頰的弧度圓潤,顯出幾分純真,隻是一副弱柳扶風之態,令人聯想到貝勒爺昨夜的去處,便生出不喜。

李格格抬手端起茶碗,漫不經心道:“年妹妹倒是好福氣,給福晉請安竟也來得這麼遲。”

這就是強詞奪理了,此時也不過卯時初,往常用過早膳去請安也得辰時,何來遲到一說。

年君嬈眉目低垂,羽睫微顫,顯得慌亂又無辜:“那待會兒妹妹需得向福晉告罪,請福晉寬恕,多謝姐姐提醒。想來您就是李姐姐吧?

“妹妹曾聽府中嬤嬤說過,李格格最為守規矩,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說完雙眸亮晶晶看向李格格,十分真誠。

李氏是鑲白旗包衣出身,其父亦無官職,更是漢女,是內務府選秀時被指給當時還是光頭阿哥的胤禛。

按理說在這府中並無優勢,但她仗著自己資曆最深又生育了如今府中僅有的兩位阿哥,向來趾高氣揚,哪裡認真守過規矩。

眾人聽年君嬈此言還以為在譏諷李氏,但看她滿麵感激,不禁又懷疑起來:難道是這年氏初初入府,對府中諸事不甚了解,才拍馬屁拍到馬屁股上了?

這番話將李氏噎得如鯁在喉,她本想上綱上線找找年氏的錯處,怎的還惹火燒身了?

即便如此,她還是撇嘴不甘道:“妹妹剛入府便對府中閒事如此了如指掌,還真是有心了。”

這是要給她安個心機深沉的名頭嗎?誒,她還就是不接招了。

年君嬈認真道:“姐姐謬讚了,姐姐與人為善,肯提點妹妹幾句,這才是妹妹的福分呢。”

這下李格格是真的啞口無言了,這年氏像是聽不懂彆人的言外之意一樣,沒意思極了。

沒讓她們等太久,年君嬈剛回暖身子將手爐遞給懷英,脫下鬥篷,便聽到丫鬟通傳的聲音:“福晉到。”

身著赤紅彩繡百蝶錦袍的福晉款款而來,眾人忙起身行禮,福晉的衣角與緞繡荷花鯉魚元寶底鞋從年君嬈眼前一閃而過。

進府前,兄長年羹堯特地托人打聽了貝勒府中的情況,雖說不儘詳實,但也讓她有了淺顯的了解。

據說四貝勒福晉烏拉那拉氏為人極為和善,出身滿洲正黃旗,雖說家世不算上層,但其父費古楊頗受皇上重用,娘親也囑咐她待福晉一定要恭謹,萬不可頂撞。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