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位中年人是來自薊州,他來重山關的目的就是做玻璃生意,與他合作的商戶不是彆家,正是羅家。
為了照顧重山錢莊的生意,羅裳已經吩咐下去,自今日起羅家在重山關內所有的大額生意都隻認重山錢莊的銀票,連金子、銀子都不要,隻收重山錢莊的銀票。
中年人想要從羅家購買玻璃製品,那就隻能拿著銀票去購買,拿著銀子過去,羅家商鋪的掌櫃和夥計都不收。
對此,中年人還對錢莊的掌櫃抱怨了一番,掌櫃笑嗬嗬的指著不遠處已經排起長隊的櫃台,說道:“客官看那邊,那些都是來換銀票的,嗬嗬,不隻是羅家,重山關內有名有號的富商都選擇了我們的銀票!”
“特彆是玻璃生意,全部都需要銀票來結算,因為玻璃生意本來就屬於總兵府的!”
中年人露出恍然的神色,對啊,玻璃生意本來就屬於總兵府的,那總兵府說用重山錢莊的銀票結算貨款,那所有來重山關購買玻璃製品的商人肯定都要使用重山錢莊的銀票。
“我這裡還有一些大通錢莊的銀票,能不能全部換成你們錢莊的銀票!”
想通其中的環節,中年人直接將身上所有的大通錢莊的銀票換成了重山錢莊的銀票。
有如此操作的不隻是他,很多來重山關做生意的商人幾乎都兌換了一些重山錢莊的銀票。
其實大通錢莊的銀票在重山關也是流通的,不過重山關內並沒有大通錢莊的分號,想要將其兌換成銀錢,隻能去靖安府或者慶華府。
如今重山錢莊與大通錢莊互抵互彙,再加上總兵府要求玻璃生意隻能使用重山錢莊的銀票結算,致使重山錢莊開業的第一天,就被商戶們給擠爆了。
直到晚上,重山錢莊聚集的商戶才散去,而楊正山一直在總兵府等到李海將錢莊今日的賬冊送來。
“侯爺,這是今日錢莊的賬冊!”
書房中,李海將一本厚厚的賬冊放在楊正山麵前。
楊正山接過賬冊,問道:“今日收了多少現銀?”
“今日共收現銀六十八萬兩,其中六十萬兩是六大代理商在錢莊兌換的銀票,他們跟商量好了一樣,都兌換了十萬兩的銀票!”李海說道。
楊正山笑了笑,“不是他們商量好的,是我對他們要求的。”
李海露出恍然的神色,“原來如此。”
楊正山翻開賬冊細細查看起來。
除去六大代理商的六十萬兩銀子外,今日重山錢莊收到的現銀隻有八萬多兩,其中隻有三萬兩的存款,剩餘的全部都是兌換銀票。
而除了現銀,今日重山錢莊還收到了將近十六萬兩的大通錢莊的銀票。
也就是說今日重山錢莊入賬八十四萬兩!
看起來挺多,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因為楊正山的暗箱操作。
錢莊正常的業務其實隻有五萬兩左右,其中包含三萬兩的存款以及兩萬兩左右的銀票兌換。
至於其他的,都是玻璃生意帶來的。
以後玻璃生意依然是錢莊銀票業務最有力的支撐,但絕對不會像今天這般火爆。
反之,錢莊的存款業務和零碎的銀票業務可能會不斷增加。
正如楊正山所料,隨後幾天,錢莊每日的銀票兌換業務在不斷的降低,第二天銀票兌換隻有不到二十萬兩,包含用大通錢莊的銀票兌換重山錢莊的銀票。
第三天隻有十八萬,第四天隻有十五萬,到最後穩定在十萬上下。
而同時錢莊的存款業務在不斷的增加,第二天跌到兩萬兩,但是第三天就又達到了三萬兩,之後每天以將近五千兩的增幅不斷增加,直至十天後,日存款額達到了巔峰,一天就有八萬兩存款。
然後每天的存款額開始下降,最終在一個月後穩定在每日萬兩銀子左右。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前期都是城內的將士在錢莊內存錢。
重山鎮屬於特殊的軍事經濟,大部分商業行為都是圍繞的軍隊開展的,就連錢莊也不例外。
簡單來理解就是鎮標五營的將士就是重山關的中產階級,他們的餉銀遠超普通的農戶和軍戶,同樣他們擁有的錢財也是普通農戶和軍戶無法相比的。
因此鎮標五營的將士們就成為了錢莊的主要客戶之一。
除了將士們外,錢莊的其他客戶主要還是以商戶為主,至於普通的軍戶和農戶,很少有餘錢存到錢莊中。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重山錢莊就吸納了三百多萬的銀錢,雖然這一筆銀錢,楊正山無法全部征用,但他借用一半還是沒有問題。
他已經為總兵府借用重山錢莊的銀錢做出了規定,首先借用的銀錢數量不能超過錢莊銀庫存銀的六成,其次總兵府借用錢莊的銀錢需要付利息,年利五厘,高出在錢莊存款利息兩個點。
最後除了總兵府外,任何衙門不得從重山錢莊借用銀錢。
說到底,楊正山就是將錢莊當成一個借錢的地方,無論是吸納存款還是兌換銀票,錢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總兵府服務的。
而之所以要讓總兵府給錢莊付利息,是為了防止錢莊入不敷出,畢竟目前重山錢莊沒有任何可以盈利的地方,反而還要支付儲戶的利息。
而除了重山關
內的錢莊外,這一個月來,重山鎮各州城各縣城也相繼開辦了重山錢莊的分號。
不過相比於重山關內錢莊,這些分號的入賬的銀錢就要少很多了。
幾個州城的分號還好點,開業之初,每日還能入賬上萬兩,最終穩定在每日四五千兩上下。
而縣城內的分號,每天的流水甚至都不到千兩。
這也是正常情況,州城還有很多官吏和商戶支撐錢莊的業務,可縣城就隻剩下一些小商戶和地主了,入賬的銀錢少也很正常。
重山錢莊走上正軌,總兵府的現銀也就變得充裕起來,雖然還遠遠達不到楊正山所需的千萬兩白銀,但最起碼短時間內總兵府是不缺銀子用的。
大筆的銀錢從重山鎮各地運到重山關,同時大量的糧食也從各地運入總兵府的糧倉。
眼看著運來的糧食越來越多,總兵府不得不緊急建造了數十座大型糧倉。
時間來到三月底,天氣已經開始回暖,春耕即將開始,整個重山鎮又拉開了一場大建設的序幕。
楊正山又開始忙得腳不沾地。
為即將到來的旱災做準備不能耽擱,但重山鎮的發展同樣不能耽擱。
玻璃作坊還在繼續招募學徒,鎮標五營依然還在招募訓練將士,各地援兵營也在招募和訓練將士。
同時黑雲城的建造,官道的修繕也提上了日程,各路參將幕府正在征調青壯。
而隨著天氣回暖,迎河之上終於出現了一艘艘商船。
大量載滿糧食的貨船停靠在重山關北的碼頭上,大量青壯民夫在碼頭上裝卸貨物,大量的車馬來回在重山關和碼頭之間。
整個重山鎮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就好像有個開關被按下了一樣,讓原本因為寒冷而停滯的重山鎮啟動起來。
而在重山鎮大搞建設的時候,京都朝堂上的局勢卻進入了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階段。
四月初八。
楊家正在為楊承業的婚事做著準備,而楊正山卻收到了自己京都的傳信。
信是武錚派人送來的,是關於朝堂上的變化。
信中提到四月初二,內閣首輔李思遠上奏乞骸骨,延平帝不允,四月初四,李思遠再次上奏乞骸骨,延平帝再次駁回。
侯府主院中,楊正山看著信中的內容,麵色有些凝重。
李思遠要辭官!
這對朝堂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