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有些慚愧的說道。
論武道天賦,他確實不如代王。
代王才十六歲就已是武者,而他是去年才剛剛成為武者的。
楊正山想了想,說道:“那安王殿下以後每隔五天來一次吧,未時到酉時,兩個時辰足以!”
教導弟子也沒有必要天天守著,過幾天他過來指點一下就夠了,順便也可以給安王用點靈泉水。
“師父,我能不能天天來?”
安王還未開口,代王就先忍不住了,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拜楊正山為師的,可不想隔三差五的才能見楊正山一次。
“玄兒!”安王不滿的嗬斥道。
代王縮了縮脖子,“我就是想跟師父修煉!”
“莫要胡言,師父自有師父的安排!”安王道。
看起來代王似乎很畏懼這位長兄,一母同胞的兄弟肯定要比其他的兄弟親近一些。
“弟子聽從師父的安排!”安王又對楊正山說道。
楊正山點點頭,笑道:“那就這樣定了,至於代王殿下,若是代王殿下覺得自己修煉無聊,可以隨承業去城外的莊子修煉。”
“那裡的護衛都是老夫在重山鎮的親衛,他們不但武力高強,還精於軍事,雖然在韜略上有所不足,但在行軍打仗上頗有經驗。”
代王聞言,臉上又露出了興奮的神色,“弟子知道,那是師父的親衛營,曾跟隨師父在胡地大殺四方,八天連破七個胡族族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親衛營的存在不是什麼秘密,楊正山沒有必要隱藏,也無法隱藏。
而代王顯然打聽過楊正山的戰績。
“隻要代王殿下不嫌棄就好!”楊正山捋著胡須笑嗬嗬的說道。
“不嫌棄,不嫌棄,弟子會與承業兄一起去莊子上接受訓練!”代王說道。
“咳咳,輩分錯了!”楊正山提醒道。
代王一愣,“承業師侄!”
楊承業比他還年長一歲,之前他們見麵時聊得頗為投緣,都要稱兄道弟了,可現在驟然長了輩分,代王有些反應不過來。
楊正山看了看外麵的天色,說道:“既然兩位殿下今日來了,那就先讓老夫看看你們的修煉進度吧!”
說罷,他就帶著兩人來到了院子,讓兩人施展了一下自己武藝。
安王修煉的兵器是劍,不過這並不影響楊正山指點他,就他的劍法用三腳貓的功法來形容都不為過。
相比之下,代王的槍術倒是有模有樣的。
楊正山很快就進入了師父的角色,開始指點兩人。
他做師父的經驗自然是沒的說,楊家這麼多孩子,哪個不是他親手指點出來的。
練上半個時辰,楊正山又讓人泡了一壺洞靈春,讓兩人一邊休息一邊喝茶,喝完茶又修煉了半個時辰。
臨近中午,楊正山也沒有留這兩位在府上用飯,送給他們兩壇百草釀,就把他們給打發走了。
下午楊正山又去藏功閣呆了兩個時辰,直至傍晚才回府。
第二天,楊正山來到了三山穀。
三山穀,萬福山、萬壽山、萬歲山三座山呈品字形相連,不過想要進入山穀中,隻能從南邊的缺口進入,其他方向都要翻越山嶺才行。
而三座山周圍都是親衛十二營的駐地,進入三山穀必須要通過武鑲衛的營地。
楊正山手持先天令,倒是很輕易的就通過了武鑲衛的營地,進入了三山穀。
不過當他路過山穀入口的時候,卻愕然發現這山穀人口居然是人工開鑿出來了。
原本兩座山是相連的,卻硬生生的開鑿出一條通道。
通道寬不過三丈多,兩側峭壁高六七丈,長大約有二十多丈,通道內外都有武鑲衛的將士值守。
走出通道,眼前一片開闊,放眼望去,卻是一片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致。
桃紅複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重重疊翠的山林環繞整座山穀,仿佛隔絕了一切塵囂,靜謐的氛圍令人陶醉。
青枝綠葉覆蓋下的十幾幢樓閣,給這座優美的山穀增添了幾分古香古色的古韻。
驕陽當空,金色的陽光映照在樓閣的綠瓦上,宛如在輕描淡寫中刻畫出一副安寧又富有深意的畫卷。
如此美不勝收的景致,楊正山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讓他一時間有些失神。
然而等他回過神來,注意力又被山穀後方的一座高達的樹木給吸引了。
遠遠望去,那就像是一張撐著山尖尖的華蓋一般,鬱鬱蔥蔥,盎然挺立。
楊正山倒吸一口涼氣!
三黃李樹!
這顯然不是李子樹該有的樣子,但是作為靈果之樹,就算是再神奇也不是不能接受。
回頭望了望如刀削搬到的通道,再看看遠處的那片巨大的樹冠。
楊正山似乎明白些什麼。
傳說當年太祖就是無意間發現了一顆靈植,得到了大量的靈果,修為才突飛猛進,苦修數年,一舉成就先天之境。
現在看看這三山穀,傳言應該不虛。
若不是在京都旁邊,這山穀怕是很少有人會跑進來,而京都!
楊正山並不知道京都城是何年何月建造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盛朝的京都不在這裡。
也就是說當年大榮太祖就是因為這顆三黃李才把京都選在這裡。
這是不是有些太過重視三黃李了?
不!
太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黃李的價值絕對值得大榮將京都放在旁邊。
一棵三黃李代表的是源源不斷的先天武者,而先天武者對於皇朝的重要性無需多說。
不能說大榮是靠著這棵三黃李傳承至今,但大榮能傳承到今天,這棵三黃李絕對是功不可沒。
此時,楊正山對於靈植的價值有了一個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