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一國政事本就難得,更彆提是指定一國未來國策也,這些對劉邦和張良二人未來建立屬於自己的大漢何嘗不是一種實驗?
他們更清楚,一旦朱棣將這份國策實行下去,大明帝國的未來將會如何。
不要以為劉邦和張良二人此時在幫著朱棣的大明帝國,未來他們建立的大漢帝國就和朱棣的大明帝國沒有競爭,那又怎麼可能?
都是驕傲之輩,劉邦未來又何嘗願意自己建立的大漢帝國落後於朱棣的大明帝國?
在劉邦看來,他將來是必須和朱元璋這個大明帝國的建立者競爭的;
可如今看來,哪怕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棣也已經遠超於他,這份沉甸甸的壓力可不少,也同樣讓劉邦和張良二人心中暗自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讓自己建立的大漢帝國超越之。
他們二人也同樣相信,有了這一次大明風華世界的實驗,未來等他們建立大漢帝國之時,勢必隻會更好,因為該摸索的也都摸索了,心中的信心更加十足矣。
二月,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在泉州港登錄,可剛剛登錄,就得到了天津衛建港的消息,這個消息讓鄭和欣喜萬分,他感覺這是一個很大的信號,也是他這個大航海先行者最大的支持。
這使得鄭和沒有在泉州港停留多久,繼續北上之後,他才發現整個大明帝國已經完全變了一個模樣。
他鄭和寶船,以往在大明帝國,在整個這方世界,都是絕對頂尖的船隻,可現在,他發現越是往北行走,自己遇到的龐然大物越是變得頻率越高。
鄭和看到的自然是天津衛造船廠生產的千噸漁輪,作為行家,鄭和更看重的還是航速,無需人力運行的動力係統,他還不知道,此時的天津衛已經為他準備了新的船隻,就等著他返回之後測航了,而方向,自然是倭國所在。
對‘石見銀山’,朱棣可是念念不忘久矣,紀綱早就給了朱棣準確信息,而借口更是現成的,大明帝國沿海苦這群倭寇久矣,如今正是立威之時。
而且,這一次遠征的規模甚至超乎了劉浩的預計,有些殺雞使用牛刀的感覺。
朱棣的打算,劉浩多少也能猜測出來,無非是以雷霆之勢徹底解決倭寇這個隱患,騰出手來去征服更大的外海,此外,也有著一種練兵的心思隱含其內。
海戰,朱棣在劉浩給予演示的諸多信息之中,自然也看到不少,可真正直觀參與的,整個大明帝國幾乎沒有一個,以往的大明帝國,說是海軍,還不如說是水軍更適合一些。
但不得不說朱棣也同樣是幸運的,他有著鄭和這一個真正的航海達人,早就已經對大海的脾性十分了解,無非是耗費一點心思去熟悉罷了。
這些,就連劉邦和張良都十分眼紅,這段時間裡,他們可太清楚海軍的培養不易,更清楚人才的培養絕非一蹴而就,那是需要無數時間真正在其中參與,再到熟悉,最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合格的海員。
他們二人不知道未來劉浩會讓他們接手什麼樣的世界,但有一點,他們多少能夠猜測得出來,那就是接手的世界,多半是混亂的時代,需要他們親自下場收拾殘局,而這樣的時代,或許人才會爆發,但也一定需要不少時間才能恢複。
這也是他們對朱棣十分羨慕之處,你平定也就罷了,關鍵是什麼人才都不缺,哪有這個道理?
隻是劉邦和張良二人還不知因果糾纏的本質,他們今日耗費了大量心思幫助朱棣,哪怕出發點隻是為了驗證自己往日所學,但給朱棣、給大明帝國帶來的卻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份好處,未來朱棣也是需要償還的,大明帝國也同樣需要償還。
隻不過是這份償還的時期很難確定而已,是不是雪中送炭很難定論罷了。
或許那一天,朱棣知曉了劉邦掌控的世界之後,也將鄭和派遣到來為他們培訓海軍呢?
作為漢高祖劉邦,親自出手幫扶朱棣的大明帝國,未來任何一個世界的大明帝國知曉了,這份人情也必須認了,也必須給與充分的尊重。
換言之,將來的大明帝國,很可能會和大漢帝國關係更加莫逆。
比如共同發展促進之類的,又比如簽訂了更少的關稅之流,技術扶持等等等等。
他們在幫助朱棣,何嘗不是在將來幫助自己?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隻說眼前,鄭和返回天津衛,自然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朱棣更是帶者百官親自迎接,整個大明帝國任何要給官員都清楚,接下來大明帝國第一人海軍總司令隻能是鄭和也。
在這段時間裡,百官之中,可是有著不少高官看到了新式槍械的威力,也看到了火炮安裝上了戰艦,哪裡還不明白朱棣的心情?
內閣之中,更是如此,朱棣也適當的透露出了一絲信息,比如將世界地圖給予展示一下,指著澳洲大陸高呼那根本是無主之地也,這近乎和大明帝國有著同等麵積的大陸,任何一個聰明人也知道該如何選擇。
內閣統一,也意味著百官在接下裡的國策之中不會出現拖後腿的跡象。
再者,現如今的大明帝國可是真的富裕了,商稅上調,這幾個月,光工坊集群給大明帝國貢獻的稅收就超過千萬兩銀元,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大搞一場。
當京城百姓還沉浸在朱棣建立的京城動物園之時,卻不知作為貢獻這些動物的主官鄭和已經再一次出海;
但這一次,卻是十分低調,可攜帶的人員,卻遠超了前幾次,隨性人員之中,更是有著紀綱這樣的活閻王。
朱棣絕對是一個狠人,他看到倭國四大島嶼之中,有一個居然使用‘九州’為地名之時,已經有了心思,既然你們樂意這樣稱呼,那也隻能是咱九州固有土地方可。
他也不得不著急,實在是大明帝國新鑄造的銀元太受歡迎,以至於整個大明帝國都有些卻銀子了,再也無法讓他繼續等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