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一個響指,啪的一聲,十來個拇指大小的火球在杯盤間環繞一圈,風力吹過,杯盤已安然疊放整齊,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古婆婆端著杯茶,眼睛眯了眯,微不可察的一歎,驚歎於對方的驚才絕豔。
崔寧看著,嘴邊噙著一抹笑意,很是開心,抬手間月華流轉,人影一閃來到門外,空中有月華如雨般降落,衣隨風動,翩翩起舞。
恍若月中仙,人中仙,風中仙。
……
此景隻應天上有,人間哪能幾回聞。
……
一舞終了,明月高懸,已是深夜,半醒半醉之間,忽入夢鄉,最是人生滋味。
……
……
回到青鬆觀的李元,從未感到如此輕鬆愜意,不必時刻為了自身安危而殫精竭慮,一連過了數日輕鬆快樂的生活,才投入到修行中。
在修行之前,他以百草靈氣和汲汲生
氣投入混元爐中,合成的百草丹與往昔並無異常。
仔細觀察後,李元猜測,混元爐如此寶貝,其中空間或許不止一個,單從表麵觀察,那道元始魔氣在爐子正中,看似隻有一個空間,實則裡麵應當是空間層疊,彼此獨立而不受乾擾,如此,他就放心的煉製了許多百草丹以備修行之用。
其實,隨著他修為增高,如今已打通了全身經脈和近二百個竅穴,還差百多個便能夠儘數打通,進入靈台境大周天,之後便是靈台境圓滿,身心合一,圓融如意,突破金丹境了。
在此情況下,百草丹的藥力漸漸有所不足,李元便著手找尋其它靈氣,以煉製精進修為的丹藥,輔助修行。
可惜,跑遍了四周山頭,也曾深入過一次天雲山脈,並沒有什麼收獲,隻得暫時還以百草丹為主,但效果隻有最初的一半了。
修行須得全神貫注,不修行時便罷,一旦修行起來,便廢寢忘食,日夜不輟。
古婆婆依舊幻化成李元的模樣,主持青鬆觀事物,反正她體內隔膜已除,接下來隻是恢複法力的水磨功夫,不能急於一時,每日間修行,接待香客倒也安足。
隨著時間過去,已然來到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不過山上林木搖曳,幾人也都是修行中人,對天象沒有太大的感覺。
隻是今年因風雷雕之故,雲川縣及附近幾個縣內,發了洪水,淹了莊稼,村裡田地幾乎一片荒蕪,有的不死心,在洪水退去後加以補種,但時間太晚,也不知能否收個三瓜倆棗,更多的怕是顆粒無收。
故而村裡許多人都到鎮上或縣城找尋活計,賺著辛苦錢買糧食,勉強度日。
因此上山的香客極其稀少,幾日裡也不見一個,古婆婆樂得自在修行。
至於崔寧,則成了征戰沙場的女將軍,她作為“巡山護衛”,在夜間巡視保衛明泉山上下的同時,也履行之前所說的話
——每夜月上柳梢頭後,在四周群山之間掃蕩惡鬼冤魂。
她帶著招魂幡、黑玉葫蘆等法器,在附近不說所向披靡,也是縱橫無敵了,多日下來,明泉山方圓幾十裡的陰鬼冤魂被清掃一空。
招魂幡中封印了許多惡鬼,一時品階竟達到了八道靈禁的上品法器,速度快的驚人,李元隱隱有所期待,不知其到了靈器,乃至法寶後會有何變化。
這一日,在雞叫之前,崔寧回到明泉山,奇怪道:“之前在雲川縣附近,並未感到有許多冤魂,想來是縣城中有修士,又有附近宗門修士常常下山的緣故,冤魂厲鬼不敢在縣城放肆。
但昨夜到了縣城附近,雖是不同的方位,但能明顯感覺到冤魂增多,不知這是為何?”
李元沉思片刻,想到當日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