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大勢(2 / 2)

他沒有回青鬆觀,而是直接向雲川縣的方向遁去,在靠近縣城的地方向東一拐,來到靜寧寺。

自他踏足修行以來,法明大師對他幫助頗多,後來他散功重修,當初遊曆時臨走前來此探望,正遇他閉關不出,沒有見到,今次回來,自然要來見一見。

李元剛一在寺前停下,見到他的小沙彌立刻掉頭就跑,讓他一時摸不著頭腦。

不過很快,廣海大步走出,一見他頓時大喜,急步上前一禮,“李觀主,果然是你來了,方才小沙彌來說我還不信,沒想到竟是真的,您這是遊曆歸來?”

“正是,昨日剛回山,今日前來,是來看一看法明大師,大師可還在閉關?”

廣海苦笑著搖搖頭,“您來晚一步,師父三天前下山去了。”

“下山?”

李元不由驚訝,“難道法明大師修為儘複了?”

“自然沒有,唉,此中關節甚多,且隨小僧去房中敘話,方才已使人去通知方丈,片刻便至。”

廣海歎了口氣,引他來到寺院後的一間靜室,房內布置繁簡得當,檀香繚繞,讓人靜心。

沒有多等,法漢大師很快到來,進門後先看了李元一眼,緊接著瞳孔便猛的一縮,難以置信道:“李觀主修為又有所提升了!恭喜恭喜,想來很快就要凝結金丹了吧。”

廣海聞言不敢置信的看去,臉上表情錯愕,什麼佛法修養都拋在了腦後,心中隻有數不儘的莫名情緒湧動。

在他剛認識李元時,對方還隻是個初入修行的小道士,後來修為深厚,逐漸與自

己相當,沒過多久,又聽聞他突破了靈台境,到了現在,更是方丈都恭喜快結金丹的地步……

廣海神情一時複雜,不知該用何等言語表示。

李元謙虛道:“方丈謬讚了,不過略有所得,距離凝聚金丹差的遠呢。”

他注意到了廣海臉上的表情,不知該說什麼,索性什麼也不說。

人總是要進步的,之前他和廣海平輩相稱,如今他卻要道一聲“您”,人事紛雜,難以理清。

既然理不清,就這樣罷。

李元同法漢方丈敘舊片刻,將這段時間雲川縣之事大體探討了一遍,又談及法明大師之事,喝過三盞茶後,沒有多耽擱,告辭離去。

他身在半空中,麵色沉凝,心中思索著從法漢大師那裡得來的消息。

這段時間雲川縣內沒有發生什麼重要的事,隻平陽山慢慢的沉寂了,自他走後一直都沒有什麼動靜傳出,也甚少有弟子外出。

這不算什麼,山陽道人死氣入體,沒有多少時間好活,如此行事也算能為其保留一份香火,不至於太過高調招惹人恨,而之前就有招惹的,這個時候也不會主動挑釁有金丹修士坐鎮的宗門。

雖然那山陽道人隻能算半個,但旁人不知內情,總歸還是畏懼。

這樣的結果李元早已料到,平陽山此後不足為慮,以他如今的實力,不好以大欺小,隻要對方再不搞出什麼動靜,他也不再多做什麼。

而令李元驚奇的是,法明大師不過培元三轉的修為,竟然就敢下山遠遊,言道要以一方腳步走遍十萬八千裡路,杜儘一路不平之事,鑄就佛心並超越之前修為,直到奠定自身修行大道,突破金丹境!

李元剛聽到這些險些以為聽錯了,法明大師竟有這般鴻鵠之誌,讓人佩服!

這並非諷刺,而是他剛遊曆歸來,對修仙界諸事很是知曉,區區培元三轉的修為放在雲川縣是個人物,可不說放到九洲,即便是在安嶽府,那也實在不算什麼。

他又是散功重修,一個人遊曆,危險實在太大。

當然,法明不是個傻子,這樣淺顯易懂的道理他不會不明白,尤其是他還是那樣的珍惜生命,否則也不會在死氣入體後選擇散功重修,定然不會拿自己生命開玩笑。

這麼說來,他定當另有依仗,能夠保證護得住自己。

這也正常,九洲機緣眾多,李元能有,旁人自然也能有。

不過,雖然能想明白,但這樣的事也著實讓人沒想到。

到底是法明大師,即便是耄耋之年的老人,重修後也能有這般心氣,可見其心性之堅,秉性之固,若是這般平安下去,日後當能成一番大事。

此外,還有一事,讓李元頗為在意。

那就是鳳陽縣碧波穀擴張勢力,已經蠶食了三個縣,將三個縣都納入自己麾下管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