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欲戴冠冕,必承其重(1 / 2)

農家小福妃 百裡砂 5279 字 10個月前

農家小福妃最新章節!

聽說夏餘暉已經弄來了不少石灰石之類的,唐時玥又把土水泥的製作方法口述了出來。

自從她掉下黑水河,也不知道是因禍得福,還是把腦子裡的水控乾淨了……反正就感覺腦子變的異常清醒,原本有些模糊的知識點也清晰起來,甚至有一些之前沒怎麼接觸過的知識,也很容易想通,就好像觸發了超腦buff似的。

因為林縣令不在,她就把一張給了丁小眼,叫他轉給太子殿下……如今兩人心照不宣,丁九已經亮過護龍衛的身份,但因為沒當麵說,她就仍舊按他們是太子殿下的人來看。

同時另一張給了夏餘暉,叫他們自己折騰著修路,因為她還忙著在家折騰霍祈旌。

要做土水泥,方法很簡單。

粘土、陶器碎渣、陶瓷碎渣、爐渣灰之類的,單獨或者混摻,占七成半。生石灰占二成到二成半。石膏加水製成熟石膏,用鐵鍋加熱炒至黃灰色,用來調節水泥的凝固速度。

這些東西放土窯裡烘乾,然後磨細,按照上述的比例摻起來,就是土水泥了。這土水泥,磨的越細,強度越高,凝固的速度快,抗腐蝕的效果比普通水泥還好。

東風縣是山區,到處都是山,本來就有石灰石,粘土更是到處都是,需要去買的隻有石膏,價錢也不算貴,至於土窯,村裡就有現成的,要弄土水泥,真心不難。

難的隻有粉碎這一步,這個年代,隻能靠石碾慢慢磨,幸好這陣子有不少過來打聽福娘娘的,隨手就能雇個工,轟隆隆的推上一天碾子。

恩福縣君要修路的事情,迅速的傳了出去。

沒兩天,秦縣令就來了。

因為林縣令高升了,所以他們在唐時玥醒了之後,趕著給陳長青和林巧倩辦了喜事,然後林縣令就走了。這位秦縣令走馬上任。

據說唐時玥昏迷的時候他就來看望過兩次,醒了之後還又來了一次,唐時玥一見,就覺得這個人油滑了些,就是那種長於逢迎,不司實務的感覺。她就不怎麼喜歡。

秦縣令對她倒是十分殷勤,親自帶著東風商會的人過來。

來的是東風商會的會長周坤,還帶著兒子,十分客氣的拜見了,說要出錢一起修路。

本來隻想修修村裡到鎮上這條路的唐時玥,頓覺得十分不好意思……覺得思想境界又叫土著給比下去了。

不過既然大家有這個意思,她也沒拒絕,眾人拾柴火焰高麼!反正她修路是為了方便出行,又不是為了沽名釣譽的,當然不在乎大家分功。

於是東風商會和孟氏的人,全都加入了進來,沈掌櫃和胡戈也都出了銀子。

連他們也沒想到的是,大家一呼百應,最後,就連百姓中也有不少願意出銀子的,甚至連聚寶村,老族長也帶著幾個族老過來出了些銀子。

唐時玥索性跟大家說,到時候十裡立一碑,注明這段路是誰出的錢,而且之後除了主乾道,大家也可以自己出錢湊份子,修自己家附近的路,然後在鎮上弄了一個水泥廠,想修的,可以去預約。

但唐時玥現在還需要靜養,就算不需要,修路這種塵土飛揚的事情,她也不會去,於是發揮甩手大掌櫃的作風,把事情交給了周會長和胡戈。

但她如今是縣君了,大家的心態也都跟著變了。

周會長父子看上去比吳德義靠譜多了,被她這麼一托付,頓時跟打了雞血一樣,父子倆身先士卒,每天都親臨現場,盯著這些人乾。

其實這年頭的莊嫁漢子不吝惜力氣,修路這種事,乾起來還是很快的,不幾天就把主乾道修完了,同時特意修了聚寶村到鎮上的路。

唐時玥一向主張做事用當地的人,讓他們賺幾個外快,貼補貼補家用,所以周坤和胡戈一路往前修,人員都是流動的,隻維持著近五十人的技術班子,掌握水泥的生產,其它的雜工,都是從當地招。

霍祈旌就跟她道:“趁著有人手,叫他們幫咱們打理個宅子出來?”

唐時玥一聽也行。

她早就想搬出去住了,交通方便啊,這邊武館有青未了,玥坊有喬桑榆,她更需要操心的,是鎮上那一攤子事。

於是就答應了。

霍祈旌顯然早有準備,叫人買下了一個三進的四合院兒,後頭還修了一個小花園,準備晾幾天,采買些東西就搬過去,然後霍祈旌也差不多該走了。

因為他無意中說了這麼一句,唐時玥難得的幼稚起來,拖了好幾天,就是不去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