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小福妃最新章節!
初聽此事,眾臣的心情真的是非常的複雜。
尤其是金鶴嶠。
這世上最憋屈的事情就是,他一心想害人,最後卻屢屢的叫人占了便宜,而且是大便宜……他就隨便抓著把柄彈劾一下啊!怎麼又給她送了一個大功?
如今也隻能用晏時嶸是反賊之子這種事情來安慰自己了。
其它人,私心裡,也是實在搞不懂晏時玥這個作派。
其實這種事情,你就捂著就行啊!捂著,私底下處理了,誰知道你兄長是反賊之子?就當那人是普通無賴不好嗎?
可是她不,她坦蕩蕩,事無不可對人言,直接就跟明延帝說了。
他們也不是不同情晏時嶸的。
好好的十年寒窗,福晏殿下的兄長,許六元的高徒,名滿天下的探花郎,前途無量……然後好好的做著官,忽然有個反賊找上門,說他是他的親爹,要拉著他一起造反,你說憋屈不憋屈?
可這是原則問題。
這是極其嚴肅的政治立場問題。
前朝反賊之子,謀逆,誅九族的大罪!怎麼能不殺?不止要殺,連同他的妻、子全都要殺之!
血緣就是原罪,言論完全是一邊倒,所有人都旗幟鮮明的表示,此人必須殺。
至於繼續做官?那不是笑話麼?絕對不可能。
在這一點上,所有人,不管是與晏時玥關係好的還是差的,不管彼此是政敵還是朋黨,都達到了驚人的一致。
從這方麵來說,也算是真正的“臣直”,沒有人因為晏時玥的盛寵,而選擇為她說話。
就算想,也沒人敢。
這麼爭了幾天,明延帝一直沒有鬆口。
就在某一天,大臣們聽說,龍門縣獻上了玉米。
其實這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官員日常操作,可是很多時候,有些感觸,真的就是由某一點來觸發的。
就在那一刻,有不少人在想,如果是他們自己……遇到這種事,會怎樣?
也就在這時,太子取出了一封密信,他道:“諸位,孤把諸位這幾日的爭議,寫給了福晏,這是福晏給孤回的信。”
這顯然是鷹訊,隻小小的一張,字寫的密密麻麻,太子道:“福晏說,她一向認為,國大於家,‘國’乃生而為人的底線,如果她的親人有叛國之行,她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親手殺死他,不在於父,隻在於君。”
眾人紛紛交換著視線。
怎麼說呢,這種話,人人都會說,可是旁人說的時候,大家未必會相信,但晏時玥說,大家,還真的沒人不信。
太子又道:“至於晏時嶸的處置……”
他掃眼諸人。
諸臣紛紛捏緊了拳,如臨大敵。
她會說什麼?她又能說什麼?要不就是向明延帝以女兒身份代為求情,要不就是訴說晏時嶸的無辜和無奈,要不……要不就像以往,以她的功,來換取晏時嶸的“免罪”。
大節大義麵前,他們絕不能容!縱觸柱死諫,亦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