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看清他們的神情,忽然笑了。
他把紙隨手給了徐明修:“不如大家傳閱一下吧。”
徐相略彎腰,雙手接過,然後迅速掃眼過去。
諸臣就看到,他表情一凝,然後眉毛就皺了起來,若有所思。
這是寫了什麼?
大家都有些好奇,等到徐相看完,孫次輔急接了過來,然後也是一愣,同樣若有所思。
小紙條就在眾人之中一一傳過,然後又傳回到太子手裡。
大家久久無言。
明延帝伸手拿過了那張紙,微微一曬。
晏時玥如今的字兒,遠比之前的鬼畫符要好看,而且學了他五分神韻,寫出來著實龍飛鳳舞一般,又毫不咬文嚼字,讀來,似乎她就站在眼前。
“任何事情都有兩麵,這明明就是一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故事,這麼多老狐狸看不明白?反賊頭子自絕自後,親兒子都不幫他,打臉的聲音啪啪啪,這麼響你們聽不到嗎?還有比這個更爽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嗎?充分利用好這個消息,邪教將再也抬不起頭來,夠咱們吹十年好麼?大好局麵不好好利用,非得喊打喊殺,簡單粗暴,是聖賢書白讀了嗎?是沒有三十六計可以用嗎?是想送他們以身殉道的英雄之名嗎?是想讓苟延殘喘的反教分子生出同仇敵愾之心嗎?”
連環四問,振聾發聵,末了她還說了一句:“大兄,我覺得百官太老實了,老而不狐狸,真叫人失望。”
說他們老實,這就是在罵人!
可不管她的言論有多麼不客氣,她仍舊是著眼大局的。
有私心嗎?也許有。但如果這個人是彆人,她會不會這麼做呢?
也許還是會的。
許久,徐相緩緩的道:“有道理。”
晏時玥這封信,隻是在殼上敲開了一個洞。
朝上終於有了彆的言論,但仍舊有許多人堅持已見,認為此例絕不能開,否則將後患無窮。
但最終,明延帝還是決定,李珩等人斬首,就在龍門縣示眾,晏時嶸不做處理,仍任龍門縣令。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晏時玥是真的鬆了口氣。
明延帝本極有容人之量,但古往今來,沒有一個帝王,能容忍“反”字。
所以這一次,能到這一步,真的是太難得,太難得了。
晏時嶸寫了一篇文章,詳述了此事,包括李珩在戰鬥中戲劇性的自淨自身。這在眾人眼中,就是老天的決定,真正的天罰。
然後晏時嶸把這篇文章貼到了縣衙,晏時玥也叫人抄了,送去了行宮。
自此之後,晏時嶸的名聲,必將兩極分化。
覺得他做的對的,會堅定的認為他是對的,覺得他做錯了的,也會堅定的認為他大錯特錯,但起碼在現階段,腦子清醒的,絕不會找上門來,因為他的生父,是“反賊”。
而且晏時嶸估計這輩子也不會離開秦州了,但凡要升官,就會有人拿出身說事兒。
確實是飛來橫禍,也確實是倒黴,但在這個時代,這就是原罪……沒有辦法。
也不知道李珩這丫的,臨死之前還坑了親兒子一把,後不後悔。應該是不會的吧……畢竟淨身啥的對他打擊還挺大的,到最後他整個人都瘋魔了,隻會說眾卿平身哈哈哈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