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就算秦王子嬰在劉邦的麵前看起來低眉垂目,但一個男人,一個為王的男人,就算這個王當了才四十來天,那也不能阻止一個男人的野心。
從子嬰願意成為秦王那一刻開始,他是想要改變秦朝的局麵的,就算現在敗了,有人告訴他,捉住機會就可以反敗為勝,難道子嬰願意一直敗下去?
“一路隨行漢王,漢王待夫人情重,故委以重任,但人性之事,極有可能給人可乘之機。良此計需得夫人配合。”回到漢王府,上上下下都是自己人,劉邦讓大家都坐下,與張良更是相鄰而坐,劉邦讓張良暢開的說。
張良並不含糊,也告訴劉邦,此計不是他一時興起的,而是因為一路上看到一些事,才讓他生了此念。
“好說,子房隨我回一趟沛縣,見了夫人,當知夫人之胸襟氣度膽識,絕不亞於男兒。故,有話儘可直言,夫人知道能有辦法能滅了項羽,必儘所能配合。”劉邦相信呂雉,比相信他更相信。
張良聞之,與劉邦作一揖道:“此計,亦有風險。”
劉邦不以為然地道:“這是自然。計謀計謀,既在算計,也在謀劃,若是執行不當,極有可能適得其反,這個道理我豈會不懂。”
聽到劉邦的話,張良心中最深處的擔心也就可以放下了,詳細的同劉邦說起他的計劃,劉邦聽著微微一頓。張良並不催促,這件事雖然可以將項羽趕入窮巷,同樣,他們要擔的風險也會極大。
“不成功便成仁,事到臨頭,必須賭一賭。”張良願意給劉邦時間讓劉邦可以好好地考慮,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將鹹陽城內那些心懷異心的人解決掉。
沒想到劉邦想是想了會兒,卻也極快的做下決定。
“子房,雖然你才剛回來,也得請你回沛縣一趟。或許在這路上,你也會有意外的收獲。”劉邦這個時候說出這樣另的所指的話,張良很快反應過來,“漢王是指範增?”
劉邦點點頭,“範增有意拉攏子房,不可能就此放棄,雖說有些計謀用過一回,有人吃過一回的虧,並不代表人會記住教訓。”
言外之意,張良聽明白了,劉邦是認為要是劉邦和張良再鬨出點動靜來,讓張良在這個時候再回沛縣,範增會怎麼想?
劉邦雖然裝作和手下的兄弟鬨翻,因此將暗中的範增引了出來,卻不代表範增吃了一回虧就記住教訓。
既然劉邦先前就想過,範增極有可能也是那一個知曉未來的人,眼看現在的陣勢和上輩子他所見過的截然不同;但是對劉邦這個人,額,上輩子的劉邦,他若是知道劉邦後來當了皇帝之後做下的事,斷然不可能不跟彆人提。
雖然劉邦從來沒有問過張良,範增同他說過甚。就方才張良話中的意思,那是認為範增會危言聳聽的嚇唬呂雉。
一個張良範增既然是出言提醒過,現在最能讓範增認為可以動手給劉邦最致命一擊,也是他最應該去說服的最好人選其實是呂雉。張良正是看出這一點,才有一番計劃。
呂後啊,這樣一個女人,再看看呂雉現在表現出來的強勢,範增如果一點都不動心,一點都不想讓呂雉為他所用,狠狠的在劉邦的背後捅一刀,絕無可能。
“不容易。比起良來,夫人處更容易得多。”張良所有的計謀都是跟呂雉有關的,也是綜合考慮之後,張良認為最可能的事。
劉邦看了看張良,“試試吧。成不成其次。”
“其實項羽現在要是能出兵和我們真正打一場,勝算挺大的。”劉邦小聲地嘀咕一句。
“項羽想,範增卻不會讓他輕舉妄動。韓元帥,夫人,都展現出他們領兵之才,除了不及項羽的英勇,正麵交戰,勝負未定。沒有必勝的把握,實力又相對,項羽輸不起。”韓信與劉邦仔細的分析項羽不會輕易動手的原因。一個戰功顯赫的項羽,之所以令天下人忌憚,因他之英勇,因他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現在各路諸侯對項羽的恐懼,遠遠在劉邦之上,這是對項羽有利的局麵;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沒有對劉邦有必勝把握的情況下,範增不會願意項羽出手。
因為倘若項羽一敗,局勢將會逆轉。
這一點上,隻怕不是範增一人有此念頭。不然範增還在劉邦手裡的時候,項羽卻早早的布局,就是想讓其他各路兵馬消耗劉邦,若能讓劉邦前後無法兼顧,正好就是項羽出手的大好時機。
劉邦笑了笑道:“若是隻需要對付一個項羽,我倒是挺希望和他正麵相對的。可這其他諸侯不少啊!”
項羽封了十八王,那麼多的人,每一個人單獨的兵馬確實是不如劉邦的,那麼多人要是加起來,劉邦可不想跟他們正麵相對,尤其還有一個項羽隨時等著捉住機會吞了劉邦。
“項羽到現在都不敢輕舉妄動,也是因為我們所占的城池幾乎遏製了所謂的各路要塞。他們想攻,我們以逸待勞,若是強來,結果未定。”張良其實在看到劉邦和呂雉兩兩配合奪下的城池時,一開始看隻是覺得他們東搶一座城,西搶一座城,著實毫無章法。
可是現在看著輿圖,便能看得到劉邦和呂雉從占據要塞開始,完全可以無聲無息的奪去一片一片的城池,讓人根本反應不過來。
“都是韓元帥和夫人的功勞,我啊,對這些確實不太懂。”劉邦聽著張良言外的誇讚,絕不敢自認下,連忙告訴張良,功勞都是韓信和呂雉的。當然了,他很是引以為榮。
張良不能否認,無論是韓信或是呂雉,這兩位掌兵都有一套,想忽悠都不成。若不是手中的兵馬不及項羽,更有其他的諸侯虎視眈眈,張良更願意他們一起出手,和項羽決一勝負。
“接下來的事就有勞子房了。”劉邦岔開話題,不再誇讚韓信和呂雉,而是打算實施張良所說的計謀。
“是!”張良應下一聲是。這便準備回一趟沛縣。
可是張良都沒走,劉邦卻收到呂雉領兵出征,攻打彭城的消息,要命的是,竟然真讓呂雉打下了,如今項羽的妻兒更是都在了呂雉的手裡。
劉邦收到消息第一反應地詢問,“項羽何在?”
彭城可是項羽的地盤,怎麼看項羽都不可能放任不管彭城,所以呂雉到底是怎麼把彭城拿下來的?
“項羽不在。兵出鹹陽,他是想打得我們措手不及。”前來報信的人,更將其他打聽到的消息全都告訴劉邦,劉邦一下子呆住了。
他們剛討論過這個事情,認定項羽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兵攻打他們,結果打臉啊,要不是呂雉那邊的動作快,現在劉邦他們遭遇的將是四麵圍攻。
劉邦確實從未想過項羽就這樣殺過來,劉邦馬上吩咐地道:“去,請韓元帥和軍師過來。”
這個時候必須得請他們過來商量,情況非同很嚴重,劉邦昨日剛要挑起他們相爭,一個眨眼的功夫,項羽殺過來了。
對,呂雉在後方都斷了項羽的後路了沒有錯,看起來好像在這個時候項羽應該回援,馬上去救人才對;可是項羽能殺過來就能看出來了,項羽就不是一個按牌理出牌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要是不作最壞的打算,那才是真見鬼了。
準備休息一晚便往沛縣去的張良,就那麼被劉邦喊了回來。聽完劉邦讓人說清楚眼下的情況,張良聽著若有所思,就是一旁的韓信和聞信趕來的蕭何,都沉默了。
劉邦正在想如何退敵才是,結果喚來的一個個智囊都不作聲。劉邦一開始還急得來回的跺步,等了半天沒聽到聲音,馬上看了過去,見著三張幾乎同樣的臉,劉邦一時卡住,不太確定地問道:“怎麼了?”
“所謂禍兮福所倚。”韓信先開口,作為兵馬大元帥,沒有人比韓信更有資格開口。劉邦不解道:“現在應該如何?”
張良眼中閃爍著光芒,聲音卻很輕地道:“貴族與舊秦的朝臣裡應外合,不過就是為了奪回鹹陽,項羽在此時攻來,也是對鹹陽城勢在必得。眼下夫人處既然攻得彭城,將項羽的妻兒關押起來,項羽隻有兩個選擇。一則不管他們的生死,進兵鹹陽,非取鹹陽不可;二則,轉攻彭城,奪回彭城。”
這一點,劉邦倒是早就想過,也認為項羽的腦回路不是一般人可比,要是用一般人來定義他,那就麻煩了。
“良有一計。”張良就是有了計謀,所以才會沉著了半天不作聲,就是思量此計究竟如何實行的好。
“子房快說。”劉邦請他們來就是想聽聽他們都有多少好主意,如願以償地聽到,劉邦著急的催促。
張良道:“引兩虎相爭。”
劉邦一頓,張良解釋地道:“秦之舊臣舊主皆想要鹹陽,項羽同樣也想要。既然他們要,我們便給他們。按項羽的個性,入了鹹陽城,麵對秦王,秦之舊臣會如何?”
“項羽對秦恨之入骨,若不是我捷足先登,第一個進入函穀關,更是攔下項羽,這裡若是成了他的地盤,必不會如現在一般太平。”劉邦倒是反應得快,馬上點出項羽的為人,那就不是一個講理的人,在項羽的心裡,手中的力量才是真正的道理。
張良微眯著眼睛道:“秦之舊臣,貴族皆是蠢蠢欲動,給他們一個教訓遠遠不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