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乃黃道吉日,上上大吉。”張良肯定地告訴劉邦,劉邦又瞄向呂雉,他需要呂雉幫他定心。
“三日夠了。”呂雉也不知該如何說劉邦的好。說他怕吧,那不是早就想好了,知道怕是怕不了的。皇帝的位子,現在就算他再不想當,彆人也不許他不當。真不想當也就隻有一死。
“要那麼急嗎?”呂雉都開口,劉邦抬起頭又瞅了呂雉一眼,小聲地詢問,垂死掙紮。
呂雉卻一眼瞪過去,“早晚都要登基,早做早定,有何不可?你還想不當?”
“這當然不是。”劉邦趕緊解釋,他要是現在打退堂鼓,誰都不能答應。
“就此定下。”功臣如何賞,官製如何改,全都處理好,就等劉邦登基了。呂雉拍板。
劉邦能再說啥,呂雉都叫好了,他要是敢有異議,能有人支持他?
彆做夢了吧!劉邦捉了捉頭,顯得有些無奈地道:“行,就這麼定下。”
“臣立刻去準備。”蕭何可是功臣之首,更是百官之首。雖然呂雉和劉邦改了官製,但蕭何為尚書令,照樣是首相,以令百官。
眼下要準備劉邦的登基大典,蕭何必要將事情辦得妥妥當當,任何人都休想壞了這場盛大的登基大典。
張良同樣的想法,便不由分說的去幫忙。這下就剩下韓信一人了。
仗打完了,彆的事韓信是沒有興趣參與的,而且他記掛著一個小不點。
“漢王和夫人定是很忙,公子和小娘子交給我照顧如何?”留下來的韓信有目的,朝劉邦將話說明白。
劉邦正為即將到來的登基大殿頭痛著,韓信要幫忙照顧劉儀和劉盈,乍然聽來是為劉邦和呂雉分憂,何嘗不是表明一個道理。
“你很閒?”劉邦盯著韓信的問,韓信總不能否認。點點頭道:“確實無事。”
蕭何、張良他們要做的事韓信不想去參與,長安現在看起來破舊得厲害,也沒有好玩的地方。
這一路上韓信和劉儀、劉盈玩得確實不錯,與其找彆的人一塊玩,不如尋上這兩位,還能幫幫劉邦、呂雉。
“再無事也讓人先將你身形量好,準備官服。”呂雉倒還好,沒有多餘的想法,劉邦卻在旁邊呲牙了!
想到接下來的日子劉邦得忙得團團轉,要說不妒忌韓信可以悠閒自在的過日子定是騙人的!
呂雉叮囑韓信一聲,同時招呼人過來,拿著測量條子親自為韓信測量起來。
“素日.你可以無事,在人前也不用裝著。隻是在朝廷之上,旁人若是步步緊逼,你得裝得板起臉。”呂雉一邊幫韓信量身,一邊叮囑韓信一聲。
她此時已經完全接受這是一個截然不同於上輩子的一生,就韓信的變化夠大的了。
根本不想跟人交往,更是直接無視人的韓信,簡單讓人完全想不到。
韓信倒是聽得進呂雉的話,頷首算是答應。
“仗打完了,該給你找個夫人才是了。”呂雉可沒把這件重要的事忘記,韓信不年輕了,是該考慮婚姻大事。
“夫人不說我都打這事忘了。你得著急著急你的終身大事,彆總想打仗。”劉邦的心情完全被人無視,他也不拿嬌,分明也是更著急韓信的終身大事好吧。
韓信掃過劉邦一眼,“你說娶妻該娶歡喜的。”
劉邦確實說過這話,“不錯。”
“我並無歡喜的。”韓信平靜無波的陳述這一事實,完全沒有一點兒的不好意思。
“今非昔比了。你看你長得英俊瀟灑,氣宇軒昂,年紀輕輕位高權重,是多少人眼中的乘龍快婿。各家的女子,你隻管去瞧,若有歡喜的我定去幫你提親,助你成好事。”劉邦其實是很忽略韓信年紀的人,認識韓信那會兒韓信年輕啊,才十四五歲。
一眨眼快過去十年了,韓信也才二十出頭,照樣的年輕,至少比劉邦年輕。
劉邦想忽略他的年紀,畢竟這五十出頭了,兒子女兒都小,夫人也尚年輕貌美,他可得活得更長一些,這才能護住他的妻兒啊。
韓信想了想道:“我想找個好玩的。”
此話一出把兩個都是見過大世麵的人都驚住了,目瞪口呆。
呂雉第一個先反應過來,抬起頭看著韓信,“婚姻不是小事,不能玩。”
“所以我才想找個好玩,古靈精怪又不小氣的。”韓信將要求提出來,聽得劉邦覺得這比他即將麵臨的登基麻煩事更不容易解決。
“豈有這樣的女子。”呂雉過了一遍她認識的女孩,不得不承認要是按韓信的要求,根本尋不到。
韓信幽幽地道:“那便不娶了。”
說得忒順口了!呂雉無奈地搖頭,繼續為韓信量身,“你瞧著怎麼快活就怎麼過。我們催你成親不過是想有人能陪在你的身邊,同你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樂。你若覺得沒有這樣的人,也不必勉強。”
經曆過許多事的呂雉,早就不是以前的呂雉。彆人的人生,你可以出主意,卻不該將自身的想法強加在彆人身上。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多年的交情,不需要多說其他,隻要你歡喜而一生無悔,算是我們當兄嫂的能為你做的事。”呂雉心知韓信並不是一個可以任人隨意管教的人,劉邦局開得極好,給了韓信相對的自由,卻也要求韓信無論如何也要守住底線。
到現在為止韓信都能記住跟劉邦的約定,呂雉又怎麼會在關鍵的時候拖劉邦的後腿。
強迫人的事,自己都不願意對方強迫於你,自然也不能強加在彆人的身上。
“好。”韓信同劉邦及呂雉的相處,一開始韓信總是心存疑惑,總覺得這世上怎麼可能有像他們這樣的人呢?看起來隻要他高興,他樂意去做的事,他們就全都支持,也不管外人怎麼看待。
相處多年下來,韓信明了,他們待他的好或許是因為有所圖,但這樣的圖也是建立在韓信本身就願意的立場上的。
倘若韓信拒絕去做的事,他們都會適時的退後,並不會再咄咄逼人。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韓信的父母兄弟早都不在了,現在他有的僅他自己。劉邦和呂雉得他喚一聲兄嫂,免不了俗的操心他的婚姻大事。
但韓信說明白他並不是那等願意隨便的人,也不是覺得娶一個女子即可,那麼劉邦和呂雉都會適時的止住這個話題。
韓信見過太多的人不顧旁人的意願,執意要對方按他的心意行事的。劉邦和呂雉的身份,倘若他們以這些年的情分要求韓信,韓信確實不會不答應,卻也傷了他們多年情分。
“行。量好了。儀兒和盈兒,你若是不嫌他們煩,便同他們一道玩去。隻是這長安城內人多口雜,你得多看護著他們。我派在他們身邊的人且讓他們都跟著。”呂雉倒是放心把人交給韓信看護的。該叮囑的叮囑著,且讓人領韓信去尋兩個孩子。
“夫人放心。”韓信保證。尋常人家的孩子也不會隨便給人帶出去,更彆說劉儀和劉盈是劉邦這個即將登基成為皇帝的人的孩子。
韓信叫人領著往內廷去接劉儀和劉盈玩。劉邦顯得有些無奈地道:“誰能相信我們的韓元帥能跟孩子玩在一塊。”
呂雉將韓信的身量記下,這會兒衝劉邦道:“也量一量你的。”
“我的之前夫人有啊。”呂雉也曾幫韓信做過衣裳,隻不過今日要做的衣裳是朝服,登基之後這天下將完全不同,朝服也得用新的。
“之前是之前的,再量量。”呂雉不由分說地讓劉邦站直,她這就給劉邦量好了。
“你說按韓兄弟這樣的要求,他能尋得到媳婦嗎?”劉邦發誓,他單純就是好奇地問問,沒有旁的意思。
呂雉手上一緊,“他能不能尋著媳婦兒我倒不太在意,你是不是想多個媳婦兒我想知道。”
劉邦被呂雉一提一量一拉,肩膀叫呂雉勒起來了,聽著呂雉的話,連連的揮手道:“媳婦兒,這是天大的誤會,我絕無此心。”
“那最好。”呂雉想到的是戚姬,那麼一個女人,叫劉邦捧在手心的女人。現在未出現,可不代表以後也不出現,醜話她得說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