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覺得心病或許有,頂多是個誘因,真正的死因應該是背癰。”
“背癰?”朱元璋心頭一震。
朱壽怎麼會知道標兒患有此病?背癰雖是重症,但標兒發現及時,早已在禦醫調養下康複。怎麼可能兩年後又要了他的命?
“背癰可大可小,太子這年紀應該沒事吧……”朱元璋猶疑。
朱壽翻了個白眼:“爺爺您也知道可大可小,關鍵看個人體質。中醫調理身體,本質上是通過增強免疫力來治病。”
“太子先是得過背癰,身體已然大不如前。再加上有個這樣的皇帝,每日憂心忡忡,早已積勞成疾。如今太子若要出門遠行,身體肯定吃不消,一旦背癰複發,癰毒深入骨髓,便是神仙也難救。”
朱元璋聽完這番話,倒吸一口涼氣。愈發覺得不對勁,朱壽怎會知道朱標的病情?
“你是怎麼知道太子有這個病的?”朱元璋忍不住問。
“這您就彆管了,反正朱標活不過兩年。等朱元璋一死,天下大亂,就是咱們舉旗起義的時候。”朱壽胸有成竹地說。
“啪!”朱元璋狠狠甩了朱壽一巴掌,“我養你這麼大,你就想著造反?”
“我沒想造反,隻是亂世將近,咱家總得有點自保的資本。”朱壽看著怒容滿麵的爺爺,一臉無辜委屈。
“‘亂世’?老劉,你耳朵夠靈的啊,一下就抓住了重點。”朱壽身旁的劉三吾,目光銳利地鎖定這個詞。
“現在的大明朝正值巔峰,北元那幫家夥都被我們趕到漠北去了,過不了幾年,這天下就得太平無事,哪來的什麼亂世?”劉三吾疑惑道。
“劉爺爺,您說得沒錯,咱皇上那可是天賜英才,現正開創著洪武盛世。可話說回來,這盛世之下,最大的隱患恰恰就是皇上本人。”
朱壽直言不諱,而坐在一旁的朱元璋則微微眯起眼睛,倒要聽聽這小子還能整出什麼高論來。
“曆朝曆代那些牛掰皇帝,像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包括咱皇上,越是有雄才大略,越是活得長命百歲,對太子的要求就越苛刻。”朱壽繼續分析。
“嘿,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雖然語氣中透著一絲輕蔑,但臉上卻滿是自豪,“始皇帝不立太子,結果死後遺詔被篡改;漢武帝搞了個巫蠱之禍,牽連無數;至於唐太宗,那本來就是通過政變上位的,倒是為唐朝開了個好頭。咱皇上怎麼就不能比他們強?”
“要我說,皇上您要是現在駕崩,後世對您的評價絕對能超過那幾位,可問題是……”朱壽搖搖頭,一副惋惜的模樣。
朱元璋盯著朱壽,心裡恨得直癢癢:這小子,剛說標兒要完蛋,現在又咒我死,真想直接送他去廟裡吃幾年齋飯長長記性!
“到目前為止,皇上您絕對是位明君。可一旦太子不幸病故,為了皇位能順利交接,您肯定會把那些認為新皇帝無法駕馭的大臣給清理掉,到時候,那可是六親不認的。”朱壽接著說。
“新皇帝?”劉三吾沉聲問道,目光掃向朱壽,腦海中浮現出一個與朱壽年齡相仿的孩子的身影。照皇上的行事風格,十有八九會把皇位傳給現任皇孫朱允炆。
朱元璋沒有言語,隻是默默點頭,他太清楚自己那幫淮西老兄弟們的盤算。朱允炆勉強能接住他為標兒鋪好的江山,畢竟親戚關係擺在那裡。
“我國幾千年曆史,主弱臣強會帶來什麼麻煩,我就不多說了吧。”朱壽提醒道。
“權臣作祟,後宮乾政。”朱元璋平靜地吐出這八字真言。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出現,為了大明江山永固,他可能不得不提前讓那些老兄弟們去下麵排隊等他。
朱元璋凝視著朱壽,眼中竟流露出一絲讚許。能理解他心思的人不多,尤其還是自家孫子。
“那您一旦對潛在的權臣動手,朝廷和地方的局麵豈不是又要動蕩起來?”朱壽笑著反問。
“你的意思是藩王們?”朱元璋接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