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乾啥就乾唄,又不是啥大工程,要人要物的,儘管告訴我。”
老朱拍著胸脯,信心滿滿地說。
看著朱元璋那樣子,朱壽明白老朱可能還沒意識到自己這次有多堅決。他都已經請來了解縉,目標是超越《永樂大典》,所需的人力物力自然不是小事一樁了。再說,解縉現在還年輕,未經世事的考驗,朱壽心裡也沒底,不知道這位天才到底能發揮多大的能量,能不能擔此重任。
“有的,不過得請爺爺把天下的書都搜集到翰林院,這樣解縉他們也方便些。”朱壽提出。
“這事兒你不用操心,你父皇早把古今書籍收在大本堂裡了,我以前就是在那兒受儒家大師教導的。”朱標回答道。
老朱笑著點頭,為了讓兒子們成才,他可是費儘心思,不僅搜羅書籍,還請了宋濂那樣的大儒來教育他們。隻是後來太子成了家,授課地點改到了文華殿,大本堂就空了出來。老朱偶爾還會在大本堂和官員討論古今、評論文章,但他自己也忙,特彆是廢了丞相製度後,已經很久沒去過大本堂了。
“壽兒,既然你還沒決定在哪兒教學,不如就用大本堂怎麼樣?”老朱笑著提議,其實是想讓朱壽多進宮陪陪自己。
朱壽沒有拒絕,反正紫禁城裡那麼多宮殿空著也是空著,不用白不用。但他也不想就這麼輕易答應,該談的條件還得提。
“大本堂的書全不全啊?”朱壽帶著點疑惑看向老朱。
他這可不是不信任老朱,而是了解老朱的個性。老朱要是不喜歡啥,通常會直截了當拒絕,特彆是在文學上。他對文學有一定的偏好,比如把孟子從孔廟裡挪走,科舉也不考孟子的文章。大本堂以前是皇族子弟學習的地方,裡麵的書肯定是為皇家量身定製的,比如各種經史子集加上注釋,占了大頭。所以大本堂裡很難會有老朱眼裡所謂的“閒書”。
老朱被這審視的眼神看得有點不自在,趕緊擺手:“你要哪些書,我叫人去找。”
“我要所有的,從天文到地理,經史子集,陰陽醫術,士農工商,諸子百家,佛經道藏,從宮廷藏書到民間方誌,我想編一部彙集中華幾千年智慧的大全集。”朱壽的語調越來越高昂,聽得老朱心頭激動不已。
“這可是曠世之舉啊!”老朱激動得雙手都有些顫抖。古往今來沒人做過這樣的事,如果書能在他有生之年完成,那……
老朱都不敢想下去。
“到時候再請爺爺給書寫個序,讓父皇也署個名,豈不美哉?”朱壽笑著提議。
連朱標這時都有點坐不住了。
“行,就按你說的辦。”老朱大方地應承,相比於這樣的不朽功業,花費些人力物力算什麼。
“爺爺英明。”朱壽拱手作揖。
“少來這套,你這小子鬼主意多,還有啥要求,儘管說。”
老朱豪邁地說道。朱壽平時總是一副看不上老朱、瞧不起大明的模樣,今天卻反過來拍馬屁,這讓老朱覺得不太對勁。
朱壽瞅了朱標一眼,猶豫地說:“爺爺,你也知道,我這年紀也不小了,父皇說要給我安排選妃。”
“怎麼?不滿意?”
老朱臉色一沉。
“不是不滿意,是覺得太早了,同齡的女子身體都還沒長全呢!”
朱壽小聲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