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這不是明擺著欺負忠厚人嗎?(2 / 2)

朱壽一聽,當場愣住了。

鄭和還有啥不懂的?

這小子七下西洋,見多識廣!

自己一個現代人,去過的地方都沒他多!

不過,朱壽也不好推辭,隻能笑著點頭:“鄭公公您說吧。”

鄭和開口:“你應該聽過我的名聲。”

“我已經去了好幾次西洋。”

“皇上已經同意,兩年後我會準備第四次下西洋。”

“說到下西洋的事。”

“你也知道,如今大明朝實力不算強大。”

“究其緣由,就是下西洋消耗的巨額財政。”

“皇上還想北伐。”

“我也在想怎樣解決朝廷財政赤字的問題。”

“你有什麼高招嗎?”

朱壽想了想,微微一笑。

這方麵他雖不擅長,

但借鑒曆史經驗還不簡單嗎?

當然,朱壽說的前人經驗是指大航海時代的西方。

雖說大明朝下西洋,收服了不少藩屬國,

但這些藩屬國也就每年進貢些土特產。

其實對大明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來說,這點貢品,算不上有多大作用。

可以說,沒什麼用處。

那些貢品彆說讓大明強盛,就是皇宮裡用都不夠。

想到這裡,朱壽笑道:“鄭公公,這個問題……您算是問對人了。”

“下官雖然航海不懂,但賺錢的門道還是挺多的。”

“哦?”

鄭和來了興趣,望著朱壽說:“說來聽聽。”

朱壽也不拐彎抹角,直接說:“鄭公公走了那麼多國家,就沒考慮過讓它們跟大明通商嗎?”

“通商?”

鄭和想了想,搖頭道:“嗬嗬……公公我又何嘗不想?”

“可惜,太祖遺訓,為了防海盜劫掠大明商隊,不讓一片木板下海。”

“再說,現在大明與南洋各國雖有官方貿易,民間依然是海禁狀態。”

朱壽聽了,笑著搖搖頭:“太祖遺訓是沒錯,但現在是永樂年間,不是洪武年間了。”

“況且,太祖當年恐怕也沒想到,僅靠種地會讓朝廷財政虧空如此嚴重。”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的建議是,全麵開放通商。”

鄭和聞言,無奈地笑了笑。

心想,這小子也不過如此嘛!

做買賣賺錢,誰不知道?

可中華自古重農輕商,

而且近年來東海海盜猖狂,要是開放民間航路,不知道多少百姓會因搶劫而家破人亡。

鄭和搖搖頭,把這想法說出來。

朱壽聽後,卻笑得很無奈。

他搖搖頭說:“鄭公公,您總不能因為有人搶銀子,就不讓人用銀子了吧?”

“船隻會被海盜搶,你們就禁止船隻出海,這和禁止用錢有啥兩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