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沛縣之夜,歌舞升平!(1 / 2)

瞧這沛縣,夜晚的熱鬨,連身為皇太孫的朱瞻基都不免沉醉其中,不舍離去!

人群雖散,卻不急著歸家,轉戰另一場,延續歡聲笑語。

朱棣仰望星空,輕歎:“已近子時,為何百姓還不眠?”朱瞻基笑言:“爺爺,此言差矣!沛縣如此繁華,誰願早早入夢?”

街巷中,不單有尋常百姓,更有來自江南的遊吟詩人穿梭其間。

遊吟詩人,並非獨屬西方之物,華夏古已有之,像詩仙李白,正是這遊吟詩人的典範。

他們四處遊曆,覽勝景,賦詩篇,東西方對此皆有共識:藝術之美,詩詞之韻,人人心向往之。

無論何方,詩人總享尊崇。

在沛縣,詩人更是暢行無阻,言論自由。

這裡的遊吟詩人,生財之道更加多樣,不僅吟詩,還有填詞。

畢竟,沛縣的娛樂業繁花似錦,歌女背後的經紀行比比皆是,不惜重金聘請詩人撰寫歌詞。

歌詞創作的收益,則依歌曲的流行程度而定,如今沛縣的創作界盛行分成製。

當然,若詩人名噪一時,或許能被一次性高價買斷版權。

但對於長居沛縣的詩人,大都以分成形式獲取報酬,比例通常在公司利潤的3%至5%之間。

藝人得利三成,作曲人約一成,相比之下,作詞詩人看似賺得最少,事實卻非如此。

他們的收入沒有上限,最低或為3%至5%,最高則無可限量。

一旦名聲鵲起,作品廣受歡迎,甚至能分到四至五成的利潤,全憑個人實力說話。

朱瞻基與朱棣漫步間,路過多家酒樓,招牌顯眼,畫中女子含笑,旁書:“今夜歌女:某氏”。

沛縣的偶像產業同樣興盛,單是官方登記的歌女,數目便超千人,競爭激烈,從茶館至青樓,夜夜歌聲不息。

諷刺的是,有些歌女月入竟不如做工之人,類似後世的霓虹國偶像,台上風光,台下落魄,卻仍有眾多女子爭先恐後踏入此行,隻為那短暫的閃耀。

經朱壽一係列布局,歌女行業搖身變為偶像產業,洗去了過往的汙名。

以前,古代歌女地位與青樓女子相差無幾,區彆僅在於賣藝還是賣身,而背後的故事,外人不得而知。

朱壽未到之前,歌女欲脫穎而出,需依靠優秀的詞作者,為此不惜以身相許。

如此,歌女與青樓女子,實無二致。

如今變化巨大,行業競爭加劇,歌女數量遠超詞作者,吸引江南諸多遊吟詩人前來淘金。

結果,沛縣既歌女如雲,詩人亦眾,兩者相互製衡,地位都不再高不可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