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後, 賀明珠囑咐了賀珍珠一番,給她做了些心理建設。
第二天兩姐妹帶上成績單和考卷, 又一次去了學校。
這一回很順利。章老師帶她們去校長室,還當著校長的麵出了道數學題,對賀珍珠進行了次現場考校。
賀珍珠因為受過阿姊的心理輔導,麵試這一關通過得很輕鬆。數理化本就是她的強項,沒費時多久,就解出了那道堪比奧數的數學題。
終於獲得了轉入新學校的門票。
出了學校, 趁熱打鐵,賀明珠又帶上妹妹去了趟鎮派出所,把戶口的事給辦了。
拿著那小小一本紅塑皮包著的戶口簿,姐妹倆感慨萬千。
賀珍珠激動地不敢相信:“阿姊,我們以後就不是農民了嗎?”
“嗯。”賀明珠點點頭,“以後我們就是非農業的了!其實隻要你好好學習,等考上了大學, 也可以轉身份的。隻不過現在提早了點罷了。”
“但是,小娒, 你一定要知道, 不管是農業,還是非農,這都不是什麼界限。也許現在城鎮的吃香, 但沒準將來就變成農村的吃香, 這誰能知道呢?我們要做的就是, 在每一個當下的時間,做最努力向上的事。隻要努力了,人生都會回報你的!”
賀明珠認為,有必要對妹妹進行一番愛的教育。有必要給她灌輸, 隻要積極向上,努力拚搏,生活都不會辜負你的觀念。
賀珍珠猛力點頭,眼裡有光:“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我要上高中,我要考大學,我要像阿姊一樣,那麼厲害那麼優秀!”
“彆!”賀明珠笑了,“你什麼時候也變得這麼油嘴滑舌了?像我一樣,那還不糟糕,你阿姊充其量也隻是個初中生。”
真好啊!現在這樣的妹妹可真好!
前世的妹妹,初中畢業就輟學了……沒有愛,渴望愛。自我嫌棄是個女孩,以至於無比崇拜男性。但凡家中有人多關心一點點,何至於後來,那樣的老男人,都能哄走她……哎。
這輩子,再也不會了。有她在,她一定會讓妹妹好好的。繼續學業,給她關愛,幫她掌眼。
如此,賀珍珠和蔣曉芬轉學的事就算是順利搞定了。
正月初九這天,賀明珠準備去趟市裡。
就如林永興所說的,她這製衣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裁縫師傅已經放出去招攬,這些天也有幾個師傅上門來問,雖然還沒最終確定哪幾個,但已經有個影了。那麼就隻差一樣東西——
布!
既然有了林永興給的介紹,那賀明珠相信,應該不是個坑的。所以直到初九,忙好手中的其他事,她才準備往溫市一趟,去把最後的東風給請來。
在這年頭,這也算是出趟遠門了。尋常人要是沒事,一般也不會跑那麼老遠。路不好,車顛簸,坐不慣車的那是要受罪的。所以,她貼心地把自己要去溫市的消息告訴外婆。
外婆一聽,果然喜出望外,“那正好,有時間的話順路去瞧瞧你小姨吧?”
“外婆,你放心吧,就是不順路,我也是要去的。要不然我就偷偷去了,不跟你說嘞!”賀明珠嘻嘻笑,她知道外婆老人家一定惦記著小女兒。聽媽媽說,外婆早就托人帶了口信,讓小姨今年正月也不用趕著回來拜年,養胎要緊。
外婆擰她,嗔笑:“你敢不跟我說!讓我曉得了,不把你給捏痛咯!”
“啊啊,痛痛痛,手腫了就帶不了東西啦!”賀明珠誇張地呼救,“你老人家就是有好些東西給我帶,我也帶不上去啦!”
外婆聞言,趕緊鬆了手,好聲好氣地去揉,“你這死孩子,專挑我的軟骨。”
“要不要叫國慶陪你一起去,給你拎東西?”
“那不用。我另外還有事,沒準要在溫市過一夜的。”賀明珠婉拒,“我說笑呢,我拿得了!外婆你去準備準備吧,要帶什麼東西給小姨,打包好了,再多都行。”
明珠外婆得了外孫女的準信兒,慌裡慌忙就去準備給小女兒的東西了。
賀明珠則自己也收拾了一小包東西,準備帶過去。
李秀蘭備了些拜年的伴手禮,拿給女兒,“正月裡頭你去你小姨家,不好空手的。這個就當是我們家給她的拜年禮。”
她看見女兒在把店裡掛著的幾款新衣服也收拾進去,就問:“這不是那個省城老板帶下來的新款嗎?你這是帶去乾嘛?”
賀明珠手不停,回答媽媽:“我不是認識了個朋友嘛,人家也是賣衣服的。我帶幾款同她分享一下。”
她想,上回帶回來的貨,自個兒早就賣光了,想來蘇春燕那邊也是一樣。市裡肯定是比鎮裡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既然自己手裡有貨,那給姐們補點,也是理所應當。
李秀蘭一聽說,也是讚同不已。還拿了幾串自己醃的醬油肉,本地產的甌柑,裝進袋子裡也給明珠,“既然是你朋友,那帶點我們這邊的特產,給她嘗嘗。”
“媽,人家也是本地人呐!還我們這邊的特產,那也是她們那的特產好不好。”賀明珠哭笑不得,“再說甌柑那麼重,還不如多帶點輕便有用的東西。”
她隻差要說,她姐們跟她一樣,是個財迷。你拿特產還不如貨多帶點呢。
最終,在媽媽的強烈要求下,她好歹拿了那幾串醬油肉。
最終,賀明珠身負大幾十斤東西,站在溫市的客運站門前。
重得她茫然四顧,熏得她不知左右。
——外婆的包裹:
還沒宰掉的兩隻老母雞,一路上“咯咯噠”直叫,不知道在車上有沒有下了個蛋來……
這老母雞好朋友們所生的兩大簍子雞蛋;鄰居大白鵝生的大鵝蛋;說是產前吃鵝蛋,生出來的娃沒有胎毒……
五六條鰻魚鯗;
七八串醬油肉;哦對了,還加上媽媽硬塞進來的那幾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