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2 / 2)

江春入舊年 老胡十八 5554 字 11個月前

“當日,我觀那小兒已經是沒多少進氣了,隻得把我的陽氣渡給他了,而且還不能是胸中的陽氣(那是二氧化碳),隻得將天地清陽(氧氣)渡給他。”江春一本正經的胡謅。

呼,就算是胡謅也很費腦細胞的好嗎?!

誰知,“書呆子”又繼續打破砂鍋了:“妹妹所言有理。隻是其三,為何還要敞開衣裳按~壓胸膛呢?若是男醫者遇此女病患,又該當何法?”

江春隻得硬著頭皮道:“這心主血脈,主一身之神,那小兒心跳驟停,血脈停滯,元神儘失,通過按~壓胸骨心臟之處,激發其殘留的元神,促進血行恢複。”

徐紹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如此,怪道呢。”

接著又吞吞吐吐紅著耳朵問:“那,如果,如果是女子……又該當如何?”

江春扶額:好奇寶寶,你的問題為何會這麼多?!

不過對於這個,江春作為在二十一世紀活了三十多的女人,自是不會覺著有何奇異的。

“徐公子此言差矣,這‘男女有彆’‘男女授受不親’,說的是常態,無病無災之時才能有所區彆。人之發病,多是猝發,猝發必是不比痼疾,毫無招架之時,在性命麵前,若還畏手畏腳,拘泥於性彆,豈不是有舍本逐末之嫌?然就是因為這般區彆,在‘隔帷診之亦必以薄紗罩手’的陋習下,漏診誤診層出不窮,才使得民間有‘女病難治’‘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的諺語,這卻與大醫有好生之德的神旨相悖的。故依小女看來,醫者麵前當無男女,性命自是重於性彆的。”

徐紹與胡沁雪二人方聽得入了神,直到江春講完,胡沁雪方反應過來道:“春妹妹講得好!那些酸儒才會整日‘男女有彆’呢,我就最是見不得他們提這個。還好德芳殿下有先見之明,立了這女子可進學可為女醫的律法,不然我還不知道被我爹逼著在哪學女紅呢!”

“轟”一聲,江春隻覺著如遭雷擊。

猶是不敢相信,江春急著問:“胡姐姐你說什麼?”

胡沁雪不知其意:“我好害怕被我爹逼著學女紅……”

江春著急道:“不是,前麵那一句。”

“德芳殿下……”

“不是,後麵那句,什麼女醫的。”

“哦,我說好在德芳殿下立法,女子可以進學和考女醫呢,委實有先見。”

呼,說的就是這句。

“胡姐姐可否為我細說一番,這是……”

胡沁雪似是終於找到了小江春也有不懂的事情,抬首挺胸一副揚眉吐氣的神情道:“百年前,皇太子德芳殿下陳請太~祖立法,令女子亦能同男子一般進學,文以教化。經人舉薦和入學試後入讀太醫局,待過了三舍九升,還可考入翰林醫官局為醫官呢……後殿下登基,又道可請立女戶呢,青苗法亦是施到家家戶戶,家中凡有女子自願的,均可自立女戶開青苗呢。如今汴梁城女子讀書都可進太學了呢,聽聞當今還有人主張官家修女官製呢,隻有些酸儒扯後腿,不然……哎,說不定我也能進太學了……哎也不對,整日間讓我讀些經史子集的也頭大,還是等著三年後考太醫局吧……”

女子可同男子一樣進學,憑舉薦或考試可入讀太醫局,相當於後世的高等醫學院了,經曆淘汰賽“三舍九升法”後可入翰林醫官局為女官……江春從未覺得自己如此喜歡八卦,從未如此喜歡過這時代,從未如此慶幸自己五年專業沒白學!

江春慶幸自己的《中國醫學史》沒白學,這個世界上,除了對象擴充到男女皆可外,其它諸如醫學教育機構太醫局、選拔人才的三舍九升法和中央醫療管理單位翰林院醫官局……這些都活脫脫就是王安石變法後的宋代醫事製度啊!這在曆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那是誰,將這樣的醫事製度的受益者擴充到男女一樣呢?

對,是“德芳殿下”,聯係胡沁雪所說的“太~祖”該是宋太~祖趙匡胤,那“德芳”就是趙匡胤的長子趙德芳了,曆史上那個可憐的沒有坐上皇位的皇帝兒子。

在後世熟知的曆史裡,《宋史杜太後傳》有載:六月,甲午,皇太後杜氏崩於滋德殿。(杜太)後聰明有智度,每與帝參決大政,猶呼趙普為書記,嘗勞撫之曰:“趙書記且為儘心,吾兒未更事也。”尤愛(趙)光義,每出,輒戒之曰:“必與趙書記偕行。”疾革,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後問帝(□□)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帝嗚咽不能對。(太)後曰:“吾方語汝以大事,而但哭邪?”問之如初。帝曰:“此皆祖考及太後餘慶也。”後曰:“不然。正由柴氏(後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汝與光義皆吾所生,汝後當傳位汝弟。四海至廣,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帝頓首泣曰:“敢不如太後教!”因謂(趙)普曰:“汝同記吾言,不可違也。”(趙)普即就榻前為誓書,於紙尾署曰:“臣普記”。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金匱之盟”了。

江春雖不知《宋史》原文,但高中曆史還是有印象的。北宋的走向是趙匡胤傳位於自己的二弟趙光義,其後在中央高度集權政治製度的影響下,邁向了“右文抑武”“積貧積弱”的下坡路,直至“靖康之難”,北宋滅亡,南宋偏安於一隅。其後宋代所創製或積累起的各種醫事製度逐漸消聲滅跡。

但就目前江春所見所聞,這個時代並沒有走上曆史上的宋代老路。這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架空時代!江春是沸騰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