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一畝平均三千斤是有的,換成現在的大畝,理論上兩千市斤不難,不過考慮到一係列因素,一千五市斤還是有的。
也就是三千漢斤,畝產25斛?
按現在一大畝產糧3斛的來算,也就是增產八倍?
而且這玩意耐旱,這會兒種下去,六月份就能收,到時候追追肥,還能再繁衍一茬,關鍵可以抗住快到來的旱災。
這絕逼是他發家的本錢。
想到這,楚楓上前一步:“各位鄉老,吾乃楚家莊莊主楚楓。袁術春耕之際強征徭役,違背天道。”
“吾深知爾等不易,所以,今年所有佃租降至三成,我將陪你們一塊麵對困難,也希望爾等努力耕種。”
語出,田間百姓愣了下。
麵麵相覷,渾濁的瞳孔漸漸多了神采,多了一絲盼頭。
三成,這是多麼奢侈。
“公子,佃租不能這麼低啊!”
李伯急了,三成佃租說是白給都差不多,這簡直是當善人啊!
“有何不可?”楚楓斥責。
而此時,這些老弱婦孺才回過神,一個老人惶恐跪地,同時喊道:“快,大家夥快拜謝主家!”
一時間,所有人叩首跪謝。
“大家夥不必如此,從今往後,大家夥有什麼困難可以隨時到莊裡尋我,能幫到的我定不留餘力。”
楚楓上前攙起老人,道。
李伯:“…………”
造孽,這特麼造孽啊!
袁家長子,竟然和百姓廝混?這要是讓袁術知道了,不得被氣死了?公子,不行咱們再摔一跤吧?
交代完這些,楚楓快步離開。
種地,千百年的經驗累計,他相信自己肯定比這些百姓懂得多,最起碼見識夠多,改良一些農具還是可以的。
“李伯,莊上有鐵匠麼?沒有的話去給我找幾個鐵匠過來。”
楚楓邊走邊沉聲道。
“老奴這就安排人尋來鐵匠。”
……
府宅,書房內。
楚楓努力回想,至於手中筆杆則在絹布上勾勾畫畫,雖然形狀怪異,但是能簡單看出是啥玩意。
例如山寨版的曲轅犁,改進後的耦犁(兩牛三人的犁)
例如平整土地用的耙等,都是一些簡單的東西,而眼下自己想成事就得積蓄力量,尤其是糧食。
他若是沒記錯,今年江淮大旱,百姓互食之,簡直人間慘烈。
而袁術應該先敗給呂布,又敗給曹操,在經曆這一場大旱,仲氏基業徹底斷絕,最後他也是嘔血而亡。
而自己最佳擴大勢力的時候就是今年大旱之時,有糧便有兵,想到這他把土豆給取出,這玩意得先讓它發芽。
接著,他又把一些曆史事件書寫在絹布上,他怕以後記混了。
PS:日常曆史小知識,不喜歡的朋友可以跳過。
《一夫耕百畝(小畝約合後世三分地),百畝產糧一百五十石。》——漢書*食貨誌。
《田分上中下三田,上等田年年可種,中等田隔一年,下等田隔兩年。》——漢書*食貨誌。
“提:漢一斤約後世半斤,石為重量單位時約合後世六十斤,為容器單位時,約合後世兩萬毫升。”
“提:漢朝並無兩季作物,除非開掛,有些小說中寫兩季的,多是主觀臆斷,而限製兩季的主要因素,
其一,時間上比較趕。古代沒有收割機,全靠揮銍【鐮刀】去割,割完還需要處理,晾曬等等,耗時較長。
其二,土地肥力跟不上,保證不了土地的肥沃度,一年一季都是良田,中田下田甚至需要用綠肥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