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剛在碼字,忽然看見很多書友評論說古人食用的鹽太多了,貼下史料更正一些書友的概念哈!
《管子—海王篇》
桓公曰:“何謂正鹽策?”
管子對曰:“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終月,大男食鹽五升少半,大女食鹽三升少半,吾子食鹽二升少半,此其大曆也。”
據出土文物實際測量,齊一升約合今205毫升,少半注釋為三分之一,鹽的堆密度分粗細,古乃粗鹽,堆密度1.21立方厘米。
齊一升鹽約等於今248克,
成年壯漢月食5.3升,平均每天約合43克。
女子合27克,孩童合16克,五口之家平均每人每天27克,整月五口之家約合四千克出頭。
————
當然,這是春秋時期,並且齊國靠海,再看個兩漢時期的。
————
《居延漢簡》
居延又被譽為近代古文獻四大發現之一,共出土竹簡數萬片,其中記載了很多史學界需要的東西,
居延:“官卒十一人,鹽三鬥三升。”
居延:【鹽出入簿:出鹽二石一鬥三升,給食戍卒七十一人。】
漢一升等於200毫升,以上述粗鹽的堆立方來算,三升鹽726克,日食24.2克,書裡給的答案不標準,因為沒有標準答案。
這裡是成年男子月食726克,五口之家食鹽量肯定是大於3000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