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網..,最快更新重生南美做國王最新章節!
ps:昨天碼完一章,手機突然重啟,結果碼的字全部丟失,今天重新寫一章。
橡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工業原料之一,也是南美洲特有的經濟植物。
因此,為了保證南裡奧格蘭能夠趕上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會,李明遠對橡膠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規劃和安排。
首先,擴大橡膠種植園的種植麵積,保證橡膠原料的充分供應。
自從1868年末在境內發現野生橡膠以來,經過九個多月的搜尋和移栽,至1869年九月份為止,南裡奧格蘭境內的橡膠種植園數量達到六十多座,野生橡膠數量達到二十萬株。
二十多萬株橡膠樹中,能夠獲取橡膠原料的成年橡膠樹有七萬株左右,占橡膠樹總數量的三分之一。
野生橡膠樹一般四到五年可以分泌出橡膠液,八到十年可以進行橡膠液采集。經濟壽命在25年到三十年之間,生長壽命約為60年。
芽接樹的經濟壽命要比野生橡膠樹短很多,約為二十年左右,不過芽接樹的經濟壽命雖然大幅縮短,因為采用芽接技術培養幼苗,芽接樹的生長成熟期與栽培難度都大大減小,有利於進行規模化種植。
南裡奧格蘭境內大部分適合移栽和管理的橡膠樹已經被發現,少部分橡膠樹因為處於叢林和山地深處沒有被發現,但是因為叢林和山地交通不便,那些橡膠樹並不具備移栽的經濟價值。
野生橡膠樹數量在短時間內不會大幅增加,要想提高橡膠樹的總量,采用芽接法培養新樹苗才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南裡奧格蘭中部的河西縣有十三座野生橡膠樹種植園,在那裡有五萬株通過芽接技術培植的樹苗種植在專門開辟的種植園中,根據半年多的實驗和統計,五萬株芽接幼苗有三萬株成活下來,成活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
芽接幼苗一般在培養區生長兩年,然後才可以被移栽到種植園中生長,在移栽到種植園的過程中還會有一部分幼苗因為土壤不適等因素死亡,因此芽接幼苗的總成活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芽接技術取材方便、培養成本低,百分之四十的成活率足夠保持芽接幼苗可以進行產業化種植,所以,在有關芽接橡膠樹苗的生長情況報告上來以後,李明遠給負責管理橡膠種植的官員定下一個目標,三年內將橡膠種植園總量提高到三百所,橡膠樹總量要達到一百萬株以上的規模。
巴西境內人工栽培的橡膠樹數量約有兩三百萬株,以南裡奧格蘭的規模和體量,一百萬株橡膠足夠供應橡膠工業發展所需的原材料。
橡膠樹的總量是限製橡膠工業發展的第一個問題,而橡膠工業體係的發展和完善則是第二個問題。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剛剛拉開序幕,日後促進橡膠工業大發展的汽車行業和內燃機都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作為汽車輪胎和以內燃機機器部件的橡膠自然沒有擴大需求的外在動力。按照曆史的原有軌跡,十幾二十多年後,橡膠工業才會迎來騰飛之機,而多了後世一百多年的見識,李明遠卻可以在現有科技的基礎上,為橡膠工業提前找出新的發展方向。
膠底布鞋是橡膠工業走向實用的第一個成功產品,半年多前,李明遠視察華工勞作時,迸發出發明膠底布鞋的想法,而經過製衣廠和橡膠工廠兩邊的技術工人論證協商,驗證了製造膠底布鞋的可行性,四個月前,國防軍軍用製衣廠生產出第一批軍用膠底布鞋,隨後又經過一個月的試穿與改進,第一款膠底布鞋正式定型號生產,開始作為部隊新式製式裝備使用。
由於是第一次生產膠底布鞋,軍用製衣廠的產能剛開始為日產300雙膠底布鞋,接著通過在三個月實踐生產中摸索與總結經驗,生相對熟悉膠底布鞋的生產操作技術後,製衣廠的產能逐漸增加,最後穩定在日產500雙膠底布鞋,月產15000雙,三個多月總共生產出三萬九千雙膠底布鞋。趕上了在九月上旬前為國防軍野戰部隊換裝的生產目的。
完成了研製、生產膠底布鞋的任務,橡膠工廠裡麵的普魯士和華人員工緊接著又投入了研發充氣橡膠輪胎和生產硬製橡膠水管的任務中。
硬質橡膠水管在歐洲已經被發明出來,由於在購買機械設備時,直接從普魯士引進了橡膠生產的相關技術,橡膠工廠內的員工們要做的就是按照李明遠提供的標準,生產出合適的產品,難度並不算大。
而充氣橡膠輪胎雖然是個新鮮事務,不過按照李明遠提供的生產思路,將充氣輪胎發明出來難度也不大。
在李明遠的重點關注下,硬質橡膠水管和充氣橡膠輪胎在膠底布鞋列裝部隊兩天後便生產出來。
在橡膠工廠的幾個普魯士技工陪同下檢驗完新產品的性能後,李明遠表揚了一番參與生產的員工,接著以政府的名義給予他們一部分獎勵,最後命令隨從將生產出來的充氣輪胎樣品和硬質橡膠管道帶走,來到一家新成立不久的機械製造廠。
以新京地名命名的新京機械製造廠是一家成立不到兩個月的新工廠,工廠內的技工全部是從各個機械廠抽調的華工,沒有一個普魯士人。
走進戒備嚴密的機械製造廠內部,工廠主要車間內十幾個華人技工整齊的站成一排,迎接李明遠一行人。
“老王頭,我吩咐你生產的產品搞好了沒有?”
李明遠大步跨進車間大門,直接問道。
“洋井和洋車各自生產出四十個樣品,隻需要殿下帶來的橡膠產品配件就可以進行組裝。”
一個四十多歲身材矮小的華人陪笑道。
“東西都帶來了,按照我交給的結構圖,先組裝兩個完整樣品看看。”
李明遠掃視下車間內擺成兩排的機械產品,擺擺手道。
“遵命殿下。”老廠長對著李明遠行了一禮,
招呼五六個華人技工接過隨從帶來的橡膠產生零件,然後開始鼓搗兩個機械產品。
約摸二十分鐘過後,滿手黑乎乎的老廠長完成了組裝,兩個在後世非常常見的產品出現在車間內眾人眼中。
車間內生產出來的兩種產生技術含量並不是太高,不過他們的發明或者說是改進,對於普通人的生活卻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兩件產品中的第一件在歐洲社會已經被發明了半個多世紀,車間內見過它樣式的華工們習慣性的稱呼它為洋車,而李明遠則更喜歡稱呼它為自行車。
對於西方人生產出來的產品,華工們習慣在名稱前麵加一個洋字,比如已經在南裡奧格蘭建廠生產的火柴被華人稱為洋火,水泥被稱為洋泥,還有1853年由荷蘭人發明的煤油燈被稱為洋燈等。洋燈需要以石油作為燃料,由於南裡奧格蘭缺少石油資源,煤油燈的價格比較昂貴,普通華人很少接觸到煤油燈,隻有在鐵礦場、煤炭開采場等礦產區才配置有煤油燈。
給西方人生產出來的產生冠以洋字開頭的名稱主要源自普通百姓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理,李明遠沒有在這件事上強行改變民眾的稱呼問題,而對於車間內經過合理改進的新式自行車,李明遠打算以後世的名稱給它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