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陸地區受災人口過多,除了直接移民到南美本土的漢國難民,在國防軍控製的安南北部兩省、納土納群島兩地也滯留了大量的難民。
安南北部的廣寧、諒山兩省總人口不過五十多萬,在接收大陸難民後,人口數量最多時達到兩百萬人,即使不斷的將難民輸送到南美洲,到1878年初,留下來的難民數量也有七十餘萬,小小的廣寧、諒山兩省人口超過130萬人。
廣寧、諒山是從大陸獲取移民的橋頭堡和南洋移民基地,大量聚集在當地的難民已經引起清政府的注意,而且南美地區出現一個新的華人國家的消息也通過各種渠道傳到滿清高層耳中,漢國在接收難民的過程中遭到過許多來自滿清政府的阻撓,如果不是清政府官員貪汙腐敗嚴重,接受漢國駐大陸地區負責任人的賄賂和滿清政府高層擔心數千萬難民積聚國內,再次引發太平天國式的大起義,漢國也無法在四年時間內獲得如此大規模的移民人數。
五百萬人口是南美漢國當前能夠承受的最大限度人口,為了將難民從遠東運輸到南美洲,李明遠不僅將建國十年來積攢的財富消耗一空,還對國內和海外華商發行一筆國債才完成難民的運輸、安置工作。
南美漢國想要發展壯大,就需要從遠東地區獲得源源不斷的人口,因此,雖然現階段南美漢國內部消化不了多餘的人口,李明遠也沒打算放棄招攬華人的計劃,根據仔細考慮,李明遠命令接替孫彬執掌安南北部兩省事務的梅東興,將控製地區內部多餘的人口向中馬來半島的宋卡、也拉、北大年、吉蘭丹等地轉移,增加那裡的華人比例。
梅東興和龍洪邦一樣都是來自澳大利亞的華工幫派首領,在選擇投靠李明遠後,梅東興和他的另一個好友黃穩柱沒有選擇加入軍隊,而是從低級文官做起,協助龍洪邦處理華工移民事務,後來被調派到安南地區在接受孫彬管轄,由於梅東興在安南地區表現出色,一步步被提拔為孫彬的副手,1877年孫彬離開安南後,推薦梅東興擔任南洋總督並且獲得李明遠的認可,而梅東興也成為漢國內部非跟隨李明遠起義一派中升職最快的一位。
梅東興初臨重位,接受李明遠的命令後不敢懈怠,一邊派人與宋卡城主吳錦溝通,一邊仔細研究中馬來半島的局勢。
馬來半島中部雖然名義上屬於泰國管轄,實際上卻由吳氏一族統治。
吳氏一族自先祖吳讓於1775年統治宋卡開始,統治範圍不斷擴大,在其統治最興盛時期,
吳氏不僅統治著宋卡,還統治著今泰國北大年、陶公、也拉等三府,以及馬來西亞吉蘭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也均受節製。
而隨著英國勢力入侵馬來半島,吳氏統治地區不斷受到英國殖民者的侵食,到1878年時,吳氏已經失去對吉打、玻璃市、丁加奴三地的控製,吉蘭丹、北大年等剩餘地區也麵臨著英國殖民者的武力威脅。
吳氏政權麵積狹小,之所以後來被英國和泰國聯合瓜分,除了因為英國和泰國就兩國在馬來半島達成勢力劃分協議外,也與吳氏政權本身實力弱小有關。
和其它立國南洋的華人政權一樣,吳氏政權得不到大陸母國的支持和保護,而其名義上的宗主泰國一直想解除吳氏政權的獨立性和割據性,而吳氏政權內部又缺少有才能和雄心的繼承者,因此隻能在大國的夾縫中苟延殘喘,最後被其他國家瓜分吞並。
河仙、戴燕、順塔等南洋華人政權相繼滅亡,僅存的兩個華人政權吳氏政權朝不保夕,而投靠荷蘭人的蘭芳公司已經失去獨立性,沒有外來勢力插手的話,很容易被荷蘭人消滅。
吳氏政權當代城主吳錦在宋卡曆代城主中算得上比較有能力的一個,因此,在看到吳氏政權麵臨的危險處境後,吳錦便一直尋找外來勢力的支持,最開始吳錦通過賄賂幾個清朝官員,通過他們向滿清朝廷尋求保護卻一直未得到回複,而與泰國政府尋求改善關係的嘗試也沒有獲得成功。
就在吳錦四處尋求其他勢力保護保護而無果後,孫彬派出的人和他取得聯係,然後幾年時間過去,孫彬背後的南美漢國逐步發展起來,國防軍在南洋的軍事、情報等力量穩步提升,這種變化讓吳錦看到了維持政權存活的希望,於是在兩方最初的商業合作基礎上,吳錦不斷加大與孫彬的合作,不僅允許南美漢國在宋卡等地擴大商棧規模,在1876年,兩方還簽訂了一項軍事協議,由國防軍派遣一千五百名士兵駐紮在吳氏政權管轄的吉蘭丹州,一方麵防備英國殖民勢力的擴張,一邊負責維護漢國遠洋船隊的航道安全、為移民船隊在南洋地區提供另一個補給點和中轉基地。
送信人員乘坐船隻從國防軍南洋總督駐地錦普出發駛往送卡約需要兩天時間,而在派出信使後,梅東興很快接到一個消息,原太平軍將領李文彩抵達錦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