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剛果二(2 / 2)

薛益忠道。

“外籍軍團畢竟是外人,把他們派駐到礦場附近會不會有隱患?”

聽到薛益鐘派駐的部隊是外籍軍團,黃乃裳有些擔心道。

“不會有問題,派駐到烏班吉河東岸的外籍士兵距離礦場區有二十多公裡遠,他們不知道礦區的情況,而且在礦場區方圓三公裡內,有一百多名國防軍士兵防守,任何人包括外籍士兵在內,沒有得到部隊簽發的許可證,不會被允許進入礦場區。”

“薛中校思慮周密,提前做好了礦場的保衛工作,如此在下就放心了。”

黃乃裳點點頭,臉上慎重的神情漸漸放鬆下來。

和移民到漢國普通華人不同,黃乃裳雖然幼年貧困,卻在成年後有機會接收到西方文化,從而使他擺脫了普通華人的保守思想,產生了較為激進的想法。

1866年,十八歲的黃乃裳為了維持生活,接受一個美國神父的洗禮,進入美國人在閩地開設的一家教堂做雜工,在教堂中的六七年時間內,黃乃裳除了誦讀聖經外,還勤奮的學習英文和文化科學知識,接觸到了美國立國以來的擴張發展曆史,萌生了中國要向美國學習,由官府組織民間華人赴南洋移民,將南洋地區開辟為華人的殖民地的激進想法。

當時不過二十出頭的黃乃裳思想激進,沒有人認可他的觀念,直到晚年時期,下定決心的黃乃裳掏出積累的全部家財,並且從其他地方借貸,攢夠了初步的移民啟動資金,然後在加裡曼丹島買下了三千英畝的土地,招攬一千多名老家閩省華人到加裡曼丹曼丹島進行墾殖活動。

黃乃裳是福州人,在墾殖農場初具規模後,黃乃裳將其命名為新福州墾殖場,希望效仿英國人開發澳大利亞、新子蘭等殖民地一樣,把位於加裡曼丹島的墾殖場發展為華人新的繁衍地。

1903年時,第一批購買的土地已經全部開墾完畢,黃乃裳感到滿足之下,一邊派遣女婿和族中後輩福老家招攬新移民,一邊與英國殖民者協商擴大墾殖場範圍,然而,在看到華人農場發展興旺的局麵後,英國殖民者擔心越來越多的華人聚集在一起會給當地帶來不穩定因素,因此不僅拒絕了黃乃裳的請求,還向對方施壓,要麼答應英國人的條件,允許英國商人在墾殖場售賣鴉片,要麼解散墾殖場。

英國人利用鴉片打開中國的國門,大量華人因為吸食鴉片國破家亡,而且鴉片也給華人帶來東亞病夫的負麵形象,幼年貧苦的黃乃裳深知鴉片的危害,在他管理墾殖農場市一律禁止農場華人吸食鴉片,而英國人再次以鴉片問題向他施壓,觸碰了黃乃裳的底線,在氣憤和感到無力的情緒下,黃乃裳拒絕了英國殖民者的要求,將墾殖農場發賣給當地華人和在農場內工作的華工,獨身一人回到老家,不久後投身革命事業。

黃乃裳的原有命運和許許多多饑餓而死的華人災民一樣,被異軍突起的南美漢國改變,在1873年移民南美後,黃乃裳利用在教堂中學習的知識,先是被急缺了解西方文化、掌握西方語言的外交部征辟為科級外交官員,然後在三年工作後,逐漸被提拔為副司級官員。

1877年初,黃乃裳建議將滯留在南洋地區的難民部分疏散至漢國在非洲開辟的殖民據點,這樣的話既能解決華人難民的安置問題,又可以增加華人在非洲據點的比例,加強漢國對非洲殖民據點控製。

非洲地區氣候炎熱、熱帶疾病盛行,即使漢國能夠大量提供抗痢疾藥物奎寧,華人在當地擴張勢力的行動仍然有很大阻礙。

在內心深處,李明遠並不願意把讓華人移民到非洲地區,因此有後世的經驗,列強在非洲的統治勢力瓦解後,遺留在當地的外來者沒有一個能夠保持住他們的政權,南非、羅得西亞、莫桑比克,一個個白人主導的非洲國家被黑人推翻,幸存的白人由統治者淪為被統治者,接受黑人政府的管轄。

非洲因為貧困、文化落後等因素,人口增長速度較快,在後世,黑人不僅走出了非洲,反而在世界各個地方落地生根,美國、巴西、英國、德國、大陸、俄羅斯,不僅那些經濟發達的地方遍布黑人,連天氣嚴寒的俄羅斯、尚處在發展中國家行列的大陸也有大量的黑人。

李明遠沒有打算清理漢國在非洲據點黑人的打算,但是他同樣不願意看到遺落在非洲的華人和白人遭受同樣的命運,因此,剛看到黃乃裳呈上來的建議時,李明遠是拒絕的態度,後來經過仔細考慮,還是批準了黃乃裳的計劃,並且將他的編製級彆提拔為正司級官員,負責漢國在非洲的殖民事務。

從長遠眼光看,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限製漢國在非洲擴大殖民勢力的不利因素會迅速消失,移民船隻可以從遠東運更大的移民安置在非洲據點,而且漢國在南美洲的擴張不會停止,等到完全吞並了阿根廷、烏拉圭兩國,漢國可以就近將留在非洲據點的華人接到國內,減少華人在非洲的數量。【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