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一顆石子落入水中,漢隊擊退英國遠征軍進攻,迫使英國、巴西、智利三國接受和談的消息傳到南洋,瞬間帶動出一道不平靜的波瀾,漢國勢力擴張到南洋的同一時期,英國殖民當局開始加快對馬來半島的殖民進城,1874年1月,海峽殖民地總督克拉克以平息霹靂地區的王位之爭為
借口,與霹靂各邦酋長簽訂了《邦喀條約》,霹靂正式淪為英國保護國,英國政府開始依照條約規定,向霹靂派遣駐紮官,插手霹靂內部政治、經濟事務,霹靂地區是馬來半島各土著王國中最早受英國保護的一州,將霹靂地區握於掌控之後,同年十月,雪蘭莪境內發生內亂,英政府又借故維持地方穩定,向該州派遣駐紮官。【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
1878年年末,克拉克離職,弗雷德裡克接任海峽殖民地總督職位,一改克拉克步步推進、逐步蠶食的擴張方式,上任不到半年時間,即召集森美蘭各地土邦酋長放棄政治、軍事自主權,由英國殖民當局派遣的印度殖民軍代管當地防務,1879年7約,麵對英國遠征軍在南美徒勞無功的局麵,和漢國勢力在南洋各地的迅猛擴張,弗雷德裡克分彆給倫敦政府和直屬上級印度總督發電報,闡述華人移民團體在南洋已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必須遏製華人移民在南洋的數量,同時為了平衡華人勢力,建議在印度地區引進勞工,由印度殖民軍和警察部隊代替當地土著武裝,協助英國殖民政府管理海峽殖民地事務。
分化、牽製殖民地各族群勢力,由英國殖民當局擔任仲裁者的角色,維持殖民地秩序,向來是英國人擅長的管製手段。
從英國人對馬來半島進行殖民活動起,部分印度人就緊隨其後進入了南洋。
早期,到馬來半島的印度人主要是服刑的囚犯,他們常被當做免費勞工,從事清除叢林、填埋沼澤以及清掃道路等工作。
隨著馬來半島開發程度加快,英國殖民政府基礎工程建設的增加,印度囚犯勞工承擔
了大部分工程建設任務,如福康寧城堡、珍珠山醫院、海峽殖民政府新大樓以及跨
新加坡河的大橋建設等工程,
印度囚犯勞工順從、馴服的勞動態度,到了殖民地政府的認可和歡迎,在英國殖民官員眼中,與華人囚犯相比,印度囚犯勞工更加安分守己,易於管理。特彆是1857年印度發生反對英國的起義後,這些印度囚攝於英國殖民者在鎮壓起義過程中的殘酷手段,更加不敢流露抵抗的情緒,老老實實的埋頭做苦力勞動。
印度囚犯勞工順從、任憑英國人蹂躪的表現,贏得了英國人的嘉賞以及社會地位的提升,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以後,印度人逐步在馬來半島的經濟、政治組成中中扮演了更為多樣的角色,其一是作為底層勞工,從事種植園、礦產開采等體力勞動,其二是在殖民政府中擔任中下層殖民官員人員,協助英國人處理當地事務,其三是作為仆從軍隊和殖民警察,負責鎮壓反對英國統治的武裝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