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確實有未來插手南洋的打算。”
梁興點點頭,開口道“不過,陳兄弟認為認為印度勞工的持續移入,會取代我們華人,成為南洋第一大外來族群的擔心單有點多餘。”
“請梁大人為在下解惑。”
“原因有四點。”
梁興解釋道“一,印度實行種姓製度,底層印度人沒有人身自由,他們的遷移和出海移民需要得到地主和土邦土王的許可才能通過,而底層印度人相當於土邦土王和地主的私有財物,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答應放底層印度人移居海外。
其二,印度本土大小數百個小邦國,
一個印度人從居住地方離開,要經過許多不同土邦統治領地和繳納每個領地設立的稅收才能出海離開,但是底層印度人本身就一無所有,更不可能支付起出海的花費和稅收支出。
其三,南洋受到東方文化圈影響,而且江南沿海地區百姓有下南洋習慣,華人下南洋後,能夠很快在當地立足,而印度人卻沒有這種優勢。
其四,印度勞工遷入馬來半島,本身不是自發性的,而是由英國人主導情況下,被動移入,這種情況下,每移入一批印度勞工,印度總督殖民政府都需要與印度土邦王公協調,兩方達成一致後,再花費一部分運輸成本才能將人運輸到馬來半島。
海峽殖民地接受印度總督領導,小規模的印度勞工移入,還可以靠印度殖民政府與印度土邦王公協調解決,但是大規模的勞工輸出,不僅會帶來大量的成本支出,而且也會激化印度殖民政府與土邦王公的矛盾,在經濟和潛在政治利益上麵,大規模輸出印度移民並不劃算。
所以,綜合四個方麵的因素考慮,英國人就不可能大規模引進印度勞工,但是從海峽殖民政府目前的行動分析,小規模的印度勞工輸入和印度軍警常駐馬來半島,怕是已成定局,單靠馬來半島土著酋長、甲必丹們的阻撓反對,最多延緩他們移入的時間,卻改變不了英國人的決心。”
“靠土著酋長、甲必丹們成不了事,不過借著他們的手,挑起與英國人的矛盾,對改善南洋軍團在南洋的處境有一點幫助。
梁兄弟,你替我回絕他們的邀請,就說南洋軍團實力不足,無法支持他們的行動,不過,為了表示對他們正義行為的支持,南洋軍團願意處理一批德式步槍給他們,同時建議他們限製事態發展,隻針對印度軍警、勞工製造事端,不要把事情擴大到英國白人殖民軍隊身上,免得最後難以收場。”
“職下明白,南洋軍團和太平會將置身土著酋長、甲必丹與印度軍警衝突之外,不會給英國人留下把柄。”
。【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