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資源匱乏,是發展本土工業的一大難題,為此,在有效利用吳州、揚州兩地煤炭儲備發展工業的同時,對外向世界煤炭儲備第九大國哥倫比亞采購煤炭,積極探測、開發剛果殖民地煤炭資源便成了下一階段,政府工作的一個重點。
十九世紀下八十年代到二戰之間六十餘年,工業領域還沒有走向二十一世紀那種精密性、集成性的大工業體係,利用本土儲備的煤炭資源以及通過外購、開采剛果殖民地煤炭礦產資源,完全能夠滿足本土工業發展的需求,如果再次爆發對外戰爭,漢國對外貿易運輸航線被掐斷,漢國也可以利用本土豐富的木材資源,將砍伐掉的木材燒成木炭,供應內河航運、印染、糧食加工等工業領域,根本不用懼怕工業發展被彆人掐住脖子的風險。
北部第三條鐵路乾線以吳州首府吳中市為起點,向北穿過揚州河西縣、興安縣,最後以東勝縣為終點。
吳中—東勝鐵路路段中,計劃修建兩條支線,一是吳中至烏陵、河西縣支線,二是河西縣至新京
吳州、揚州、洛州三州不僅是漢國的輕、重工業基地,也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因為地處巴拉那河以東地區,加之自然環境優越,也習慣性的被本土百姓稱之為江東三州。
北部地區是漢國工業、農業發展的重點地區,雖然北部地區擁有水利運輸的可替代條件,但是在鐵路建設方麵,北部地區還是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性傾斜,而麵積占到總國土麵積近一半的南部地區,在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中,隻計劃建造一條以延陵為起點,華州首府山陽市為終點的遠程鐵路乾線,以及依托延陵—山陽鐵路路段的數條短程鐵路支線。
漢國本土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晉州、鬆州、壽州三州,
其中晉州銅、金、鋰等礦產資源豐富,儲量最高,鬆州礦產資源以石灰岩等岩石礦為主,壽州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為金礦、銀礦,三州的礦產資源儲量占原阿根廷地區總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鬆州、晉州都位處北部,隻有壽州位於南部內陸地區,雖然西北部的庫約盆地和內烏肯盆地、南部的聖豪爾赫灣盆地、麥哲倫盆地等地區在二十一世紀的探測中發現了總計3億噸以上的石油儲備、270億桶技術可采頁岩油儲量,阿根廷也因此成為石油淨出口國,以及僅次於俄國、大陸、美國的第四大頁岩油資源儲備國,但是受限於當前的技術水平,石油和頁岩油資源並不能為政府帶來財政收入,也隻有壽州的金、銀礦產資源讓李明遠心動,決定建設南部鐵路乾線,一方麵利用當地的金礦、銀礦資源吸引華人移民遷入,另一方麵開采金礦,補充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量,穩定以金本位為主的國家金融體係。
當然,南北四條鐵路乾線修建完成,本土方麵積累了一定的鐵路建造技術後,以南北鐵路乾線為依托,連通安第斯山脈另一側的太平洋地區鐵路也會上馬運作。
。【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