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德意誌帝國通過普法戰爭統一了德意誌,但是法蘭西國的實力仍然沒有遭受根本性損害,在事關歐洲大陸的國際事件中,德意誌帝國很難在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比利時王國、意大利王國的一致反對下,通過邀請漢國參會的決議,
柏林會議雖然是在德意誌帝國的倡議下舉行的,但是德意誌帝國卻無法饒過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等國家的意見,主導會議的方向和議程,這一點,還希望漢皇陛下能夠理解。”
“威廉一世陛下和俾斯麥伯爵閣下需要為德意誌帝國的國民負責,我能夠理解貴國當初的舉動。”
柏林會議已經過去五年時間,在一件過去許久的事情上麵糾纏不放,除了滿足意識的口舌之快,對漢國方麵的利益並無益處。
李明遠無意在柏林會議的問題上抓住不放,不過,利用德國人主動上門的機會,為漢國留學生們爭取應有的尊重,則是必須提出的問題。
德國是漢國留學生的主要目的地,去除學成歸國的學生,1886年之後,每年留居德國的漢國學生數量平均在一萬人以上,數量日趨增加的漢國留學生逐步分散進入德國不同地區的高校就讀,而在這個過程中,雖然隨著漢國國家實力尤其是科技實力的提高,漢國留學生在德國高等院校教師眼中的印象得到逐步改善,但是,同樣因為留學生數量的增加,經曆西方工業文明洗腦和德意誌統一刺激的部分德國白人平民,卻對進入他們國家的華人留學生充滿歧視和仇視。
他們依舊認為漢國留學生是和以往一樣,隻是一些懂得偷奸耍滑、狡猾懦弱的下等人,不配踏入白人居住的國土。
在柏林、法蘭克福等華人留學生聚集地,激進白人故意欺辱華人留學生的事件時有發生,
漢國駐德國公使館多次就類似事件向德國方麵提起抗議,但是效果卻很不理想。惹事的德國激進白人被抓後,往往隻是被關起來幾天或者僅僅被處於輕微處罰便被釋放,而遭受欺辱的漢國留學生,卻常常得不到應有的補償。
作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輩留學生,很難避免到類似的不公正對待,但是,如果能夠利用國家的支持,換取留學生們得到更為公正的對待,李明遠仍然願意做出進一步的嘗試。
李明遠將漢國駐德國公使館以及留學生事務處上報的情況告之德國公使,然後停止講話,靜靜的等待著對方的答複。
“抱歉,陛下,對於漢國留學生在德意誌帝國境內遭受的不公正對待,我個人感到非常遺憾。”
德國公使躬身行禮表示歉意,然後起身解釋道:“漢國華人和德國人有著相同的遭遇,兩個民族都曾經遭受過艱苦和磨難。德意誌地區的人民以前也曾經因為國家分裂,體驗過被其他國家欺淩、侮辱的苦難,
雖然現在德意誌國內的國民們對貴國留學生們存有一些誤解,但是我認為,隻要雙方多一些了解和交流,以前一些不開心的誤會,都會消失。”…………